作者:國立台北大學 劉仲矩教授
每年到了考季,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除了成績的理想與否外,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選擇科系。由於少子化時代的來臨,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可能更高,但小孩在求學過程中常被學校或同學教導要做自己,想想自己最喜歡的興趣。
作者:國立臺北大學 劉仲矩教授
近來從許多新聞媒體或報章雜誌看到很多網路或電話詐騙的案例報導層出不窮,有些人甚至連親人或真正警察在旁邊苦口婆心的強調這是騙人的,但是仍然有些人非常固執的不聽警察的規勸,導致最後財產的損失,著實很可惜。
作者:國立臺北大學 劉仲矩教授
曾經聽過ㄧ個故事,那就是小時候家中出現一個沉迷於電玩的小朋友,可能因此影響了功課,家長也時常因此而發脾氣,甚至情緒勒索式的威脅小孩,以後可能會沒有前途或者流落街頭等等的話語,逼小孩好好讀書…
作者:國立臺北大學 劉仲矩教授
近年來有關勞工健康的議題愈來愈受重視。新聞也有些過勞死的相關報導令人感到遺憾。政府體察民意,因此推出休息日的觀念,多給勞工一些些加班費,讓雇主考量成本後,可以不要隨便讓員工加班,多些休閒時間,以價制量避免過勞,立意良善。
作者: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劉仲矩教授
我們這個社會上有許多的美德值得為外界所稱許。例如在交通工具如火車、捷運上面有所謂的博愛座的設置,就在靠近車廂的中間位置,座位顏色特別的不同,很明顯,也希望乘客能讓座給老弱婦孺們。
作者:劉仲矩
又到了開學的時候,現在的家庭由於子女生的少,父母親對子女也是呵護有加,即便到了國高中,仍然可以看到有父母親對小孩的教育非常關心,親師會也非常積極的參與,有時候對老師也有一些期待與要求,可能會造成老師的壓力。
作者:劉仲矩
人際互動有時會有一種難解的困境,又稱卡普曼戲劇三角形(Karpman Drama Triangle),此三角形主要形容人際互動中有三種角色存在: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及受害者(victim),意指三方關係中,當迫害者對受害者產生壓迫行為時,受害者會求助於拯救者,而拯救者除了會協助受害者外,有時也會去阻止迫害者…
作者:劉仲矩
日常從事消費或服務行為時,由於不耐久候的服務等待,常會引發等待服務的人情緒爆發,說出一些情緒勒索的字眼,例如:為何不快些、你們到底在做甚麼…等等,這種不耐久候的現象,或者是因為服務人員人力的不足…
作者:劉仲矩博士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些如貓或狗更是人類忠實的好朋友,與人類朝夕相處,甚至都會發展一些與人類互動相處的模式,有些很像情緒勒索的樣子,例如報載有些主人出門去上班,狗不捨地抱著主人的腿,希望主人多陪陪他(她),狗不會說話,但用眼神或擁抱等肢體語言表達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