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苦澀的鹽鐵
講到五分車,似乎大家都會想那個過往載著甘蔗、蔗糖的小火車,也就是所謂的糖業鐵道。然而就如同日治時期、戰後初期興盛的製糖業,台灣的鹽業也同樣風光一時,而這些鹽品也非常依賴一樣是窄軌的鹽業鐵道運往各地,只是相較於糖鐵較為人熟知與懷念,鹽鐵在功成身退後,就像鹽一樣多了一分苦澀…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2022年十月十日一個下午,筆者在通霄火車站跳上一列海線鐵道電聯車,沒有目的地,只想聞聞大海的味道,撫觸木造老車站獨有的溫潤,或者去聽聽舊隧道的遙遠回音,隨意在沿線車站下車輕鬆漫步,這是筆者最喜愛的隨興卻不隨便的旅行…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講到過年,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想到農曆春節,而且腦海中想到的景象,不外乎除夕的團圓飯、大門貼春聯、小孩子收紅包…。至於國曆新年,似乎就是另一個假日而已,總不如農曆年來得令人期待。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生於日治初期的臺北艋舺(今萬華區)文人駱子珊(1901-1969),平時愛好漢詩創作,在參拜完第二代的台北孔廟後,他寫下了〈謁臺北聖廟〉一詩:….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年過五十以上的台灣人,大概家裡的屋前或屋後都會種一、兩株龍眼樹,嘉慶年間到鳳山擔任教諭的吳玉麟,對於這種民宅很容易看到的家樹印象深刻,就寫下了一首五言律詩〈龍眼〉。…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豐原仕紳張麗俊,應邀前來一幢在當時堪稱最豪華的戲院–天外天劇場參觀,並寫下了〈天外天上做九日〉的詩作….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最近這幾年,很多學校都在推動小朋友的閱讀運動,在各個鄉、鎮、區也都設有圖書館,而大部分的小學也有圖書室或是圖書館。你有沒有想像過,以前的圖書館是什麼樣子呢?在台中市自由路、民權路的交叉路口,就有一座完工於八十年前的圖書館。….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生於日治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竹山文人張達修,有一首〈惜字亭〉的漢詩,詩中的主角很可能就是竹山社寮的敬聖亭,詩中藉由模糊的碑文和式微的字紙焚燒,表達對傳統漢學與固有文化消失的擔心。….
作者:山陽國小王派仁校長
鹿港的舊日風情迷人,加上知名古蹟與特色小吃眾多,因此是遊人最愛探訪的小鎮。奉祀媽祖且香火鼎盛的天后宮是鹿港最知名的景點之一,但是也因此掩蓋了鎮上另外兩座媽祖廟—新祖宮與興安宮。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位在台中北邊的豐原舊稱「葫蘆墩」,清朝雍正年間起因為水圳的陸續開發,滋養此地周遭平原,從此可說是阡陌縱橫、良田處處,到了日治時期更因為縱貫線鐵道與八仙山林場,逐漸帶動工商業的發展,在台中縣時代更是縣治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