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千萬避免落入四同的窘境

作者: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詹文男

    前些日子到大陸北京開會,與對岸一些研究機構的學者交流產業發展經驗,多數人都同意產學合作應更緊密,才有機會讓產業的競爭力大幅度躍升。不過,要如何做才能有好的效果,大家紛紛提出意見。一位大陸學者提出他對產學合作的觀察,非常有趣,也非常傳神,頗值得參考。

    他說大陸為了強化產業合作,鼓勵產學共同合作提案。此一想法立意良好,但執行面有很多的問題,常陷入『四同』的境地。他觀察,產學雙方一開始為了獲得政府補助的金額,一定會表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彼此在爭取預算的共同目標下全力以赴,積極準備。

計畫審查核准後開始執行相關的預算,但因在分工及任務執行上的觀念不同,或者在預算的分配及想法上有不同的意見,因此開始有『同床異夢』的現象。更慘的是很多個案為了最後成果智慧財產權的歸屬或分工不均,開始『同室操戈』,最後導致『同歸於盡』,計畫無疾而終。

    這個過程的描述或許有些誇張,但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台灣也不少見。理想與願景容易建立,但要落實執行的確深具挑戰。尤其雙方的努力方向及評核指標都不相同,學界多從升等及發表為主軸,也較重視基礎研究;企業界則以實際營利為考量,快速商用化是其關注的焦點。

    基本上,產學合作的確有其必要性。台灣中小企業為多,研發預算不足,加上短期商用化導向,因此所開發之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不僅無法提高利潤,更無法形成進入障礙,先進優勢很快就喪失。

    而學界較無市場壓力,可以專心就研發深度作耕耘,但也因無市場壓力而無迫切感,若能彼此搭配,應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的效益。但如何才能發揮合作的效益,達到綜效,在合作機制上是需要一些新的設計。

整體而言,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來源多以大學及研發機構為主,配合以健全的產業發展環境,許多創意得以源源不斷的出現,而其中一些卓越的廠商,在經過商業模式不斷重新修正後脫穎而出。以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來觀察即可以發現,由於歐美等國之大學及研究機構與其產業界之緊密結合,因此其研發標的選擇、研發的執行與銜接,以及所呈現出來的成果與績效相對較佳,而這個緊密結合的體系,除了大幅降低可預見的風險外,也更即時的契合產業與市場的需求,當然,也促成了創業行為的蓬勃發展。

尤其,我們也觀察到世界主要國家之大學或研發機構現今多已朝向自由化、法人化轉型,並藉創新及創業的手段因應產業環境的變化。在此潮流下,開放與競爭已成為各國創新系統發展的主要策略,其源源不絕扶植新創的企業,並透過具整合性的國家創新系統累積一定研發能量做為背後的支撐,而這已成為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成長動力之重要來源與基礎。

    因此,如何參考萃取世界主要國家之科技研發體系現況及發展歷程,尤其是各國研發體系發展策略及因應改變之轉型策略及做法,以及產學如何合作,以下是幾點建議:

    首先,應建構一有利產學合作之環境制度。例如在學校升等機制上是否能參考納入產學合作績效與成果,讓年輕的學者願意花時間與精力投入產學合作的項目;又如,是否考慮調整政府科技計畫資源配置與審議方式,鼓勵長期政策性技術扎根計畫之提出,並允許研究計畫以具有長期產業效益之指標替代短期成果產出。

    其次,學研研發資源應思考重新調整而更為聚焦。例如是否應分析各產業所遭遇問題,嘗試找出國家工業發展所欠缺的基礎關鍵技術,透過產學合作共同進行研發與技術深耕。而學校成果技轉之相關法規的釐清與修訂亦值得重視,以免學者躊躇不前。

    再者,應持續改善產學研互動合作機制及採取更開放性的創新作法。在分配資源上,給學界的研究預算應考慮有一定比例與產業界合作,以利學術研究發展成果轉化為實際產業運用。     最後,全球總體環境及市場已較以往有重大改變,國家目標與與策略亦有所調整,過往學校,產業及研究機構之角色與任務亦應配合轉型,才能應付迎面而來,且愈來愈嚴峻的全球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