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脾胃”在養生中的重要性

作者:陳御麟  中醫內科學博士

  中醫以“脾胃”為後天之本,意指從出生之後,脾胃便成為負責滋養生命的根本。“脾胃”,對應於現代醫學的認識,是以消化系統為主,含括免疫、代謝與肌肉等等系統的總稱(中醫對臟腑的認識,是包含器官、組織、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延伸是透過經絡與氣化所及而涵蓋)。飲食攝入,經過脾胃的運化,將其中的精華物質輸布全身為用,糟粕則轉化為大小便排出,以維持機體的運轉與平衡,中醫概括為“升清降濁”。

        若是脾胃受損,則清濁倒置,如同清水揚沙,混濁難明,體內必然污穢叢生。例如常見的風濕關節疾病,過敏性鼻炎等,當中有不少類型,都是因為脾胃升清降濁的功能失常,導致濁氣蓄留,消耗脾胃陽氣,成為發病的根本。又比如現代人常見的頸背酸痛僵硬,與脾胃失於升清降濁,有直接關係。頸背部的養份供應,主要來自脾胃清氣,當脾胃功能失調,不能運津濡筋,造成局部失去養份,肌肉缺乏彈性,氣血流行滯緩,導致濁瘀堆積,而發生酸痛僵硬。所以,按摩推拿雖然可以舒緩肌肉,導正氣血運行,但歸根究源,還是要善養你的脾胃。

        保養脾胃的指導原則,在於“食飲有節,謹和五味”。“有節”,既是指進食要有所節制,亦包含有規律之意。節制的部分,要在量上控制,也要在種類上有節制。有句俗話說:“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在動物模型中的研究指出,控制食量可以讓腸道的菌群結構更加健康,進而延長壽命。而種類上,有些人偏食某些種類的食物,餐桌上食材多樣性不足,也會導致營養的偏剩;單種食物的過多重復,必然會影響其它種類的攝入量,因此,要均衡飲食。 

       飲食要有規律,包含了幾個方面。按三餐定時吃飯,或過午不食,是一天的規律;依照四季的變遷,選擇當季的食材,是一年的規律;幼兒與老人不宜飽食,因為幼兒五臟嬌嫩,老人脾胃陽氣不足,飽食容易引起飲食積滯,這是一生的規律。所以,“飲食有節”,是脾胃養生的重要原則。

        《說文解字》:“謹,慎也”。“謹和五味”,是謹慎用心的調和五味之意。中醫將食物歸納為酸、苦、甘(甜)、辛、鹹五味,依次對應於肝、心、脾、肺、腎五臟;飲食入胃,消化吸收之後,精微物質依五味不同而分別輸送至五臟榮養之。

        謹和五味,可以分兩個方面體現,一則是不可偏食,一則是依五臟虛實而調和之。常人養生,五味的攝取要均衡,例如現代人甜味吃太多,不喜歡苦味,或者喜吃重鹹、大辣,都會造成五臟系統的失衡,單一臟腑的過盛或過衰,《黃帝內經》中說:“過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過食甘,則骨痛而髮落。”即是指過食鹹味,容易造成心血管的病變,過食甘甜,容易引起骨骼的病變並容易落髮。所以,唯有謹和五味,才能骨正筋柔,氣血調和,享有天命。

        脾胃是將飲食物依其五味特性轉化並輸送至五臟而榮養之的重要臟腑,是後天之本,生化之源,善養脾胃,方能奠下養生的基石。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