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 詹文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tGuAbpQhDqQ
由於資通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口大量朝向都市化移動的傾向,這幾年各國中央或地方政府紛紛投入智慧城市的建設,希望透過有系統的規劃與設計,來打造一個獨特且基礎建設完善的空間,讓民眾能享有安適、便利、安全及健康的都市生活。
不過,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有什麼樣的功能這個城市才算是有智慧?民眾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城市?言人人殊,導致許多資源及資訊系統的投資都無法符合民眾的需要與期待,或許我們應該回到城市的本質去思索智慧的意義,才有機會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設。
依據說文解字,所謂『城』,以盛民也,亦含防禦之意義;而『市』,買賣之所也。城與市合起來的意義,可以解釋為應提供在地居民一個安全有保障,經濟繁榮,可以安心打拼生計的處所。
而以目前城市已成為各國行政、金融、交易、藝術、教育及文化的薈萃之地的角度來看,可以進一步衍生城市廣義的概念:從社會面來說,城市提供民眾追尋夢想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就經濟面而言,城市匯集人才、技術與資金、帶動周邊區域與產業創新成長;而從文教面的角度,城市扮演及承擔著文化保存、文化傳播與交流、文化創造與發展的任務。因此如何運用資通訊科技來達成城市在社會、經濟及文化上的需求而設計相應的功能應是最基本的考量。
而若更深層的探討智慧的意義,『智』乃『知』+『日』,意指每天都能一語中的,衍生為每日都能具聰明與識略,明萬物陰陽之本,知萬物陰陽之變化;『慧』其中的『 彗』,是指用一種細枝茂盛的乾草紮成的掃帚。加上『心』,衍生為用掃帚拂去慾念俗塵,清心淨慮。亦即,更高層次的智慧城市,除了可以讓所在的居民安居樂業之外,更可以讓居民提升心靈的層次,這才是城市智慧化應有的願景與理想。
不過,觀察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智慧城市規劃,不僅在資源配置多著重在硬體的建設,在服務與應用上較沒有系統性的思考,尤其是社會及市民的基本需求瞭解與回應更是薄弱,更遑論讓居民更有見識及提升心靈層次。
基本上,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若要達成理想的目標,不僅需要有由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也需要由下而上的創意與共識凝聚,尤其如何建構出共同的願景,找出或培養永續的城市核心競爭力,更需要領導者與市民共同的熱情與努力。同時也應該回歸到城市使用者的需求,也就是市民、企業與政府三方的角度,從城市存在的價值出發,去規劃智慧化建設的方向,才有機會讓城市居民提升與擁有真正的智慧。
此外,更應注意的是,近年來極端氣候頻仍、每每造成嚴重的乾旱、風災、淹水等災害,因此除了智慧的元素外,如何防、抗災,也是關鍵要務。亦即為因應未來極端氣候或地震的挑戰,實有必要深入掌握城市居民對災防的準備情況與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災害發生時,能讓災害的衝擊降至最低,並且可以在最的時間內讓城市復原,這有賴於事先的規劃與部署,簡言之,即提昇城市的韌性!
國際顧問公司Arup曾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發展出一個城市韌性框架(CRF, The City Resilience Framework),可以給全球城市在韌性規劃上參考。
其一是領導力與戰略。在管理上,政府和民間應合作以有效領導並進行城市管理,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除了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政府及跨部門與中央及地方也需要有很好的溝通,並能依照事實證據來做決策。在規劃上,各部門的計劃應與城市的願景保持一致,以協調並滿足城市的需求。也要確保每位民眾都能獲取相關必要的資訊。
其二是健康與福祉。應確保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生存和發展所需的一切,包括技能和培訓、公平的勞工政策以及發展和創新。尤其在危機時期,每一位民眾都能夠獲取生存所需的基本資源,如食物、水和衛生設施、能源和住所。
其三是經濟與社會。應打造一個民眾可以安居樂業的社會和金融體系,並促進凝聚力和參與度。亦即透過良好的治理、與區域和全球經濟的融合,以及吸引投資的措施,以創造活力的經濟;同時也應建立本土的認同及相互支持、社交網絡和安全空間;推廣具有包容性的地方文化傳承;鼓勵文化多樣性,促進寬容和接受其他文化的意願。在安全方面,應透過司法與執法促進穩定和公正的社會。這包括公平和透明的警政和對犯罪的威懾,特別是在危機時期。
最後是基礎設施與環境。應強化維護生態環境及相關資產,以降低城市系統的脆弱性並確保關鍵服務的連續性。也應積極管理和提升相關基礎設施,例如透過道路和橋樑的良好設計以抵禦相關災害,並考量人們撤離的需要。也需要有完善的應急應變措施,可以協調機場及相關設施的運作,以便在危機期間可以進出救援,人員、資訊及貨物可以自由流動。
綜合以上分析,不論是智慧城市建構或者是韌性城市打造,都需要大幅度依賴資通訊科技的應用,因此城市的建設通常也被視為資通訊硬體產業往軟體與服務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策略及手段。因而不論是先進歐美國家,或者是新興發展地區,在政府以及許多資訊科技廠商的積極推動下,已投入相當的資源進行規劃與建置,此將促使各項數位與實體基礎設施的改造,未來商機不容小覷,值得所有廠商提前關注與部署。
(作者是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