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應整合與聚焦 成效才得以展現

作者: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 詹文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qW6CDjHri0U

在內部需求恢復不如預期,外在環境仍然嚴峻的影響下,為了救經濟,中國大陸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三部門在七月底聯合發布「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著力穩住重點行業,培育升級50個規模人民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314億元)以上輕工特色產業集群。

根據報導指出,此一工作方案提出六方面的任務,包含1.著力穩住重點行業、2.培育壯大新增長點、3.充分激發內需潛力、4.積極穩住出口優勢、5.推動產業生態協調發展及6.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主要目標是希望實現2023至2024年輕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整體企業營業收入突破人民幣25兆元。

綜觀此一方案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首先是標的產業的選擇。為何聚焦輕工業?主要在於大陸輕工業規模體量大、具消費帶動效果、產業覆蓋面也廣、產業鏈更是完備,對於穩定傳統工業發展至關重大,尤其是希望促進50個一定規模的次產業發展;其次是部會聯合在資源需求、智慧化、OMO及綠色化及國際市場拓展化等輕工業轉型升級上的需要,提供完整的配套支持;最後是大帶小及產業鏈升級的示範帶動的策略推動。

以上方案雖是短期的舉措,也有許多是配合大陸整體經濟形勢的作法,但也有值得臺灣借鏡之處。其一:慎選產業,重點突破。為因應整體外在的嚴峻形勢,國內目前也有許多的振興措施正在推動,但從計畫層面觀之,比較多是雪中送炭的作法,不分產業,只要有需求都可申請。照顧產業無可厚非,但政府資源有限,如何花在刀口上,實應重點聚焦,不僅企業受惠,也求其產業帶動效果,以獲得較高的產業投資報酬率;

其二,部會應有聯合作為,擴大計畫實施綜效。每個部會都有其領域與專長,如何分工協作,讓企業得到整體解決方案的支持與服務,應該強化部會的協調措施與作為。舉創新創業推動為例,在中央部會,行政院國發基金、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教育部、經濟部、客委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農委會都有類似的計畫,有些部會也設有育成中心及加速器,而在地方政府方面,為了活絡經濟,也多設有創業貸款及創業服務辦公室。

基本上,從政府服務人民的角度,各部會都卯足了勁希望能服務其領域的族群,做好民眾服務,鼓勵新創企業發展提昇滿意度,這固然無可厚非,但從國家整體資源的配置及推動策略而言,若把全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部會放在創新創業領域的投入做一盤點,會發現其總體金額甚為可觀。

但因分散在各部會,所以每一單位就顯的不足,而又為了討好各方,也難免雨露均霑,因而無法有顯著的績效。而也因為各單位都有類似計畫,造成許多為得獎而非真正想創業的選手型團隊,四處征戰拿創業獎金的奇觀。而就推動的策略來說,也因為各部會追求自己的績效,也難有綜效。持平而言,各部會有其專長領域,若能有效整合,相信會有更好的成果。

其三,應強化大帶小的示範及擴散效應。臺灣產業多以代工為主,產業鏈完整,且具群聚效應,產業隱形冠軍不少。如果政府若能透過產業鏈領頭羊的帶領,以隱形冠軍群作為產業鏈示範,將數位轉型與碳排淨零的推動,向一階及二階供應鏈擴散,定能加速護國群山的養成。尤其碳排淨零的世界大趨勢,若能對能源與碳足跡的管理有更好的推進,不僅可以加速臺灣產業在世界市場競爭力的提昇,對於地球環境保護,也能有巨大的貢獻!

事實上,嚴峻的經濟情勢可以不僅這兩年,世界銀行曾在今年三月發布報告指出,在排除惡性通膨風險的情境下,2023至2030年間全球經濟發展的平均成長速度,將來到30年以來的新低點,全球的經濟列車將「怠速」行駛,因此從中長期而言,如何有效聚焦產業、整合資源,並擴大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將是臺灣經濟是否能加速的關鍵!

(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