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lbBjaoTBdC0
苦澀的鹽鐵
講到五分車,似乎大家都會想那個過往載著甘蔗、蔗糖的小火車,也就是所謂的糖業鐵道。然而就如同日治時期、戰後初期興盛的製糖業,台灣的鹽業也同樣風光一時,而這些鹽品也非常依賴一樣是窄軌的鹽業鐵道運往各地,只是相較於糖鐵較為人熟知與懷念,鹽鐵在功成身退後,就像鹽一樣多了一分苦澀…
惹得舟車來去繁
台灣產鹽可以溯自荷西時期,但限於各種困難,產量並不高。來到日治時期,日人開始大力整頓鹽務,改進技術,使台灣的鹽產量逐漸攀向高峰,鹽產的運輸也是一項需克服的問題。
早先因為鹽場都在海邊,因此都設有碼頭用船隻運鹽。但是就像日治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台灣日日新報》上出現了一篇題為〈運鹽須藉鐵道〉的報導,指出「…海運駁船於防波防雨器具。不甚齊備。致多所載之鹽。壞其品質。減其重量。不若由鐵道載往者…」,加上日後內海淤積,船運漸漸功能大減。
至於陸上運輸,則是從早期是靠人挑運或牛車,到開始運用機關車(日治時期對小火車的稱呼),以提升運輸效率,鹽業的輕便鐵道在日治和戰後早期更成為島內運鹽的主流。曾經是台最大的七股鹽場,也有著最長的鐵路網,高達29.5公里。
活躍於日治時期的屏東文人張覲廷的〈鹽埕竹枝詞〉中,就用「惹得舟車來去繁」,描述鹽場中運鹽的船隻和機關車來來去去的忙碌情況,而原本靠海的不毛之地也成了繁榮的社區。
聯運和轉運的鹽鐵
鹽品的運輸大致可分為場內和場外,場外的機關車也和已經四通八達的糖業鐵道做聯運,而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位在新營「東太子宮鹽運聯合轉運臺」。
戰後,台鹽外銷成本過高,為了將布袋和七股鹽場的散裝鹽,用鐵路轉運到高雄港出口,透過美援的協助,決定在糖鐵布袋線東太子宮車站附近興建轉運臺。轉運台的設計極富巧思,鹽鐵小火車開上高處的轉運台,經過改裝設計的貨運車箱下方有活動門板,將門板抽起,散裝鹽就經過卸鹽斜坡,傾卸到下方的縱貫線貨運火車,有效完成轉運,也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只可惜日後因為台鹽不再出口,轉運台也遭到閒置。
難以「鹽」喻的鐵道
隨著1987年鹽業鐵道正式落幕,這個曾經載運台灣重要經濟物產的功臣,卻落得線路被拆,車輛被解鐵的下場,除了在布袋和七股還保存了幾輛火車頭,那落寞令人感到難以言喻!
不曉得有沒有哪一天,他們能重出江湖,載著人們品嘗那像鹽一樣,鹹鹹的、單純的歲月滋味。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