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決定了你的親密關係!?

作者:臺灣通傳智庫創辦人 黃采瑛助理教授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jSHzafqUl7c

LuLu聆聽著眼前男人叨叨絮絮的獨白,放在咖啡桌上的左手顯示了她此時的無奈,食指輕輕地、規律地敲著咖啡桌。忽地,她嘆了口氣。像是做了什麼重大決定般, LuLu右手舉起咖啡杯,把杯底殘餘的咖啡一飲而盡。她無力地開口了:「我知道了!該回去了吧!」

對坐著的男人愣了一下:「妳生氣了喔?」

LuLu的口氣平靜地不起波瀾,像深不見底,又沒有溫度的大海:「沒有,只是累了!」

男人擔心的看著LuLu:「不是啊!妳想想嘛!哪個媽媽會不愛自己的女兒?又不是在拍什麼濫情的八點檔……(男人畏縮地吞了口口水)不……不要這樣看我嘛……只是媽媽都是愛孩子的……這一定是有什麼誤會……。」

LuLu牽動嘴角,給了一個不置可否的笑,從包包掏出了一千元放在桌上:「今天我請!人不太舒服!掰囉!」旋及,踏上腳上的高跟鞋,LuLu離開了男人。

走出咖啡廳,望著黑暗無聲的天空,LuLu的淚水,瞬間滑落。天啊!她怎麼會不知道「媽媽應該是愛女兒」的道理呢!只是,媽媽的愛太沉重了!沉重到,她從小到大必須告訴自己,媽媽一定不愛她!因為,不抱希望,不會失望。否則,她懷疑自己根本沒有勇氣,繼續長大。

LuLu想起了小時候,只要是自己考差了分數,媽媽總會苛責她是「賠錢貨」、「豬腦袋」、「腦子裡裝豆腐渣」、「一天到晚不知道上進的討債鬼」、「書讀得那麼遭,以後長大連收垃圾的都不要她的人間廢物」……。而考得好,則是「理所當然」,畢竟哥哥的成績可從來沒差過!是以,LuLu只能沒日沒夜地拚命讀書。正像大家常說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對於一張眼便得依靠父母存活的孩子而言,爸媽又何嘗不是自己所深深依戀著的全世界呢?

為了討好媽媽,LuLu沒有時間交朋友、去玩樂,她唯一的心願,是媽媽也能對她表達出深深的愛意與疼惜。可惜,即使她從小到大都是班上的第一名,還考上了大家心中的明星高中。但是,母親待她,仍舊冰冷挑剔。

「都高中了,還這麼愛吃,妳是想肥得跟豬一樣嗎?」「妳的眼光怎麼這麼差,這衣服跟裙子配在一起,是要去撿破爛?」「飯吃這麼多幹麻!妳看妳那肚子!腰都不見了!」「痘痘怎麼搞得長滿臉,妳這樣以後要怎麼嫁出去?誰要喔……。」「再吃,再吃以後嫁人就把人家給吃垮了!」LuLu用力的摀住耳朵,像是要將媽媽說的話,通通阻絕。可是從小到大,在心底紮了根的話,要怎麼趕出回憶呢?

這樣的親子關係,不僅讓LuLu受苦,甚至影響到LuLu與人交際,乃至於經營親密關係。英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早證實了這點:人際關係與愛情,其實正是親子關係的延伸!

現在的你,是否有甩鍋的勇氣?

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缺少了「不顧一切被接納的擁抱」,LuLu剛開始與人交往時,總是自卑又自傲。自傲是因為潛意識中深愛著母親,所以希望自己總要高人一等,與眾不同,爭取那得不到的母愛肯定。自卑亦是因為母親從小到大為自己貼上的標籤,讓LuLu總自覺自己不夠完美、充滿缺陷,甚者,不值得被愛。

故而,LuLu對人充滿了戒心,不容易敞開心房與人親近。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常會猜測對方是否話中有話?對LuLu好,是別有居心?這點,讓她很難真正擁抱全新的生活,真正的開心。

在愛情裡,LuLu不是過度犧牲討好,就是二十四小時奪命連環call,深怕對方離開自己。有時她又在愛中表現得極為自大嬌寵,要對方自動自發,發揮讀心術的特異功能。用愛情證明她值得最特別的對象,對她最獨特的好!自然,這樣的態度,時常讓LuLu遇到錯誤的對象或是自我毀滅一段本該美好的關係。

於是,這樣的傷害又再一次地在LuLu滿是瘡疤的心上再撒海鹽,也再一次地堅固了LuLu自我傷害的模式,宛如輪迴……。

仔細探究LuLu會一再受傷,問題出在於她過往的成長經驗中,根本沒有機會學習到如何信任自己、疼愛自己,更沒有機會學會如何與最愛的人互動相處。導致她不懂得如何愛人,尤其是愛她自己。這使得她一分一秒都無法安然地和自己在獨處中,感受到快樂!

換句話說,LuLu仍是小時候的那個她,傷痕累累,依然緊緊抓著媽媽的手,不曾放開。她在母親的情感中溺水了,也從來沒學會如何脫離這令人窒息的依附。LuLu在她呱呱墜地時,就在媽媽的愛中迷了路,蹲下來哭泣且拒絕心靈的成長。

歲月長了LuLu的肉身,但心智運轉卻停在了孩提時。當人將意識出讓,潛意識便能當家作主,混沌人生。像極了喝醉酒的人,清醒需要勇氣,勇氣卻讓人痛到懷疑人生。

家族治療中,「多世代傳遞過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指的便是LuLu這樣的故事。受到家庭影響的孩子,被原生家庭捆綁著潛意識,然後,再更緊縛地產製下一代的子女。代代相傳,直至生出嚴重情緒失調或精神分裂的下一代。而這整件事情的真相,正是父母將自己的不成熟,直接反應在對待子女的態度上。是以,我們當然可以怪罪父母,複製錯誤。但是,別忘了!我們其實一直都有機會選擇長大,將不是我們造成的錯誤勇敢甩鍋!重新學習當個成熟的個體,學習與人交往,學習與自己交心。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