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佳蓉 顧火人設計工作室顧火人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_IYLKerCvi8
你能想像一天有上萬場展覽在世界上發生?什麼樣的展覽吸引你一探究竟?曾幾何時,展覽已自然而然融入你的生活中?除卻「我PO故我在」的行為,看展不只是打卡為自己描繪出文青、知青樣貌等人設,更多的是將看展視為能成長和擴大生活文化體驗的有感消費,而這份消費的效益不會在展覽結束後就消失,而是以一種珍貴記憶的狀態,紀錄在生命的扉頁中。
策展在英文上有兩個不同的意思,一個專指藝術領域的「藝術策展」(Curating),另一個則是涵蓋領域更廣泛的「內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藝術策展」不僅包括作品的收藏、保存與研究,還要針對作品附與觀點進行挑選、安排與詮釋,藝術策展人本身也是創作者,需要思考不同作品之間的關係,形成一個新理論或觀點,透過展覽加以呈現。「內容策展」則是由內容策展人針對龐大的資訊進行梳理,應用的範疇包含媒體、編輯、行銷等領域,透過篩選、演繹來增加內容的價值。
策展的種類隨著受眾和業主的喜好呈現不同的樣態,現今的策展與設計和藝術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早年在藝術圈興盛的跨界、混種等概念,讓策展成為既理性又感性的存在。
展 在台灣的樣貌
二十年前出國看展是一種高端的生活時尚,在一檔展覽內看到許多世界名畫是很特殊的體驗,台灣的策展起源即可回溯到對這股特殊經歷的嚮往。藝術策展,包含莫內、梵谷、高更等世界知名畫家作品,經過精密的策畫安排,動用可觀的經費和人力借展,通常由財力雄厚的企業或大型策展公司所負擔。
然而,隨著文創園區興起,IP授權以及各類文創展覽較上述藝術展而言,就相對親民許多。看展風氣日漸成熟,周末假日到文創園區走逛,成為親子、情侶、學生的絕佳選擇,參與各式活動也融入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模式。文創園區諾大的場域中集合了不同的消費型態,包含了設計文創商品、特色餐飲、風格小舖,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藝文、展覽、演出等等多樣化的活動,隨著看展需求的增加,「策展」也逐漸發展成一門顯學,對應當今的生活型態。
當許多學科面臨到與社會脫鉤而逐漸式微時,「策展」卻異軍突起快速成長成受到眾多關注的產業。透過多樣化的策展手段,貼近民眾的真實渴望與需求,展覽儼然成為一種具有時代感且能展現當代思維的學習方法。仔細經歷一檔展覽,細緻的體驗策展人的謹慎且綿密的脈絡鋪陳,將資訊有系統的詮釋與呈現,並賦予獨特的觀點,讓觀眾走出展場時,像是接受了知識的洗禮而擁有新的體悟。
不管策展如何演進,其本質核心不變,展覽是知識、資訊與觀念的視覺化,不論功能與內容是什麼,必須在一個知識脈絡中建立,並透過告訴觀眾「他不知道,我知道」的內容作為誘因發展而成。對於這個未知的好奇,就是民眾觀展的驅力,而這個驅力可以透過各項手段被引發。因此,如何與觀眾溝通、選擇適切的方式傳達訊息,將是多變展覽形式下唯一不變的原則。
成功的策展反映當代的價值觀也回應社會當下的需求
不同主題或類型的展覽,帶有不同的目的,藝術或是知識型的展覽,偏向傳達系統化的資訊,具有較高的教育功能;而商業型展覽則是傳達理念與品牌的認同,更多比例著重在銷售的最終目的。目前國內常見的商業策展可區分為藝術作品展、IP授權展以及自製展三大類。
藝術型策展(Art exhibition)多用於展示藝術作品,包含繪畫、雕塑、影音創作,甚至是表演等形式。不論是從藝術家個人出發,或是以藝術潮流、收藏家典藏,可以不同的觀點與脈絡經過藝術策展人的統籌,安排作品間的關係與呈現方式,包含空間與燈光的配置等細節,因此藝術策展本身也可視為一個創作。好的藝術策展作品,不僅止於流程動線安排與舒適的觀展環境,除了基本的具有視覺美感外,形塑當代的文化觀點與品味、獨特的核心概念、透過作品間的對話創造出展新的觀點,以及呼應當下社會的需求,使得策展成為深具時代代表性的活動。
而IP授權展(Intellectual Property exhibition)則是由策展方取得IP授權後,運用故事、情境、營造展場氛圍,促進互動達到與民眾資訊傳達的目的。通常透過精心策劃的IP授權展會透過觀眾拍照打卡增加曝光度,一方面達到宣傳效果,一方面也帶動「到展打卡」顯示跟上熱度的潮流。但因為IP版權無法移植,策展操作受到侷限,也無法有更多的創意延伸,也就讓自製展有了存在的必要。
「自製展」因是策展公司原創的主題和內容,更能貼近執行者想要傳達的資訊,並更能呼應在地當代觀眾的需求,其引起的話題度和市場熱度往往相對更高。一個從在地發想、設計、規劃到施工操作都是原創的展覽,最具有發展的可能性,除了目標市場的經營外,也可能藉由熱賣與話題性吸引海外單位前來洽談移展,效益也就能持續延伸,成為支持產業正向發展的動力。
另一方面,商業上企業透過展覽傳達品牌價值也成為趨勢,展覽透過互動與沉浸式的體驗,深化觀眾對品牌的認知與認同,遠比單純平面或式媒體廣告露出帶來的影響更深遠,而這也成為自製展的一大來源。
直球對決觀眾需求的商業策展
策展成為一門學門其方法學與思維框架值得探究,營造一個觀眾能輕鬆體驗,但又能成功傳達議題寓教於樂的展覽,實屬不易。原本展覽所被設定的「研究、教育、社交、知識」等功能,演變至今有了截然不同的詮釋,首先,更強調「娛樂感」以回應觀眾行為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其次,更多元的呈現方式,包含了數位展覽、元宇宙展,打破了以往實體展覽的框架;另外,更專注於營造「互動與沉浸式的內容」,更能引發觀眾省思與體會展覽觀點深度;在在都是為了改變民眾對展覽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回應到專注力短缺的時代,如何抓住觀眾眼球的重要議題。
營造展覽中「娛樂感」的部分,可對應到幾個重要方法,包括為人熟知的「故事行銷」,以及有效引導觀眾高度參與的「遊戲化」,而照顧到的感官體驗不僅限於視覺的美學刺激,包含了聲音、嗅覺、觸覺,甚至是味覺可以疊加觀展體驗層次的豐富度,展覽內容本身的連貫性、故事性,透過五感體驗的經營,少了文字資訊,而多了直觀的體驗,回應現代人專注力短缺的現象。
疫情的發生也促使策展有更多的可能性,包含技術方面的躍進,以及更具彈性的展覽模式。技術方面,像是數位展覽、元宇宙展間運用等技術的發展,讓線上帶動無遠弗屆的觸及外,實體展的五感體驗也更加強化。元宇宙的興起將AR、VR的新體驗模式更加普及化,「在家看展」的需求和消費模式,也將帶動策展行業的操作模式轉換,更加客制化的體驗需求,甚至可以透過「個人化策展」加以實現。另一方面,展覽模式由於當今社會與環境的不確定性風險,過去長期場次制、一次投入大筆資源的規模化展覽正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小而美的互動展覽,不但規模縮小,場次變少,面向的觀眾也趨於小眾市場,快速的帶動高度話題性,以精緻化的方式呈現,更增添了目標受眾的黏著度。
成為新世代策展人必備的技能
新世代策展人需要梳理資訊的統整能力、對議題詮釋的獨立思考、帶領觀眾多元體驗的手法、資源(人力、物力、財力)運用的方式,以及服務設計流程的策劃能力等。時下有年輕人憧憬著策展人台前的光鮮,實際接觸後才感嘆到根本是校長兼撞鐘的一門苦差事。
策展人以其既感性又理性的思維模式進行抽象概念視覺化上的創作,考究主題的資訊脈絡,精準切入議題的觀點,站在觀眾角度所搭配的接收訊息方式、途徑、感官、速度與回饋,將抽象的概念用淺顯易懂且有趣的方式呈現,「讓觀眾有共鳴」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