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 詹文男

  918地震造成花東不少傷害,由於許多餘震,讓人憂心是否會有更強烈的地震發生。基本上,一般人常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最壞的狀況應該不會發生,而若發生也應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過這種機率問題,若靠感覺風險很高,尤其這幾年氣候異常,全球各地飽受摧殘,人類實有必要開始學習與自然災害共生。

  事實上,相較於全球其他國家,臺灣的地質年輕、環境脆弱度高,而且過去地震、颱風、淹水等災害也常發生,為因應未來極端氣候或地震的挑戰,實有必要深入掌握國內企業及民眾於災防的準備情況與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災害發生時,能讓災害的衝擊降至最低,並且可以在最的時間內讓城市復原,這有賴於事先的規劃與部署,簡言之,即提昇城市的韌性!

  國際顧問公司Arup曾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發展出一個城市韌性框架(CRF, The City Resilience Framework),值得我們在韌性規劃上參考。

  其一是領導力與戰略。在管理上,政府和民間應合作以有效領導並進行城市管理,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除了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政府及跨部門與中央及地方也需要有很好的溝通,並能依照事實證據來做決策。在規劃上,各部門的計劃應與城市的願景保持一致,以協調並滿足城市的需求。也要確保每位民眾都能獲取相關必要的資訊。

  其二是健康與福祉。應確保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生存和發展所需的一切,包括技能和培訓、公平的勞工政策以及發展和創新。尤其在危機時期,每一位民眾都能夠獲取生存所需的基本資源,如食物、水和衛生設施、能源和住所。

  其三是經濟與社會。應打造一個民眾可以安居樂業的社會和金融體系,並促進凝聚力和參與度。亦即透過良好的治理、與區域和全球經濟的融合,以及吸引投資的措施,以創造活力的經濟;同時也應建立本土的認同及相互支持、社交網絡和安全空間;推廣具有包容性的地方文化傳承;鼓勵文化多樣性,促進寬容和接受其他文化的意願。在安全方面,應透過司法與執法促進穩定和公正的社會。這包括公平和透明的警政和對犯罪的威懾,特別是在危機時期。

  最後是基礎設施與環境。應強化維護生態環境及相關資產,以降低城市系統的脆弱性並確保關鍵服務的連續性。也應積極管理和提升相關基礎設施,例如透過道路和橋樑的良好設計以抵禦相關災害,並考量人們撤離的需要。也需要有完善的應急應變措施,可以協調機場及相關設施的運作,以便在危機期間可以進出救援,人員、資訊及貨物可以自由流動。

  目前臺灣城市大小資源不一,甚至有6凸16陷的批評(目前臺灣有6都,16縣市),從政府的角度實應從全國的角度思考,如何從防災制度、災害防治管理及相關技術發展方面同時並進,以提昇國內所有城市的韌性。

  舉例而言,在防災制度上,除了能橫向整合成全災型的災防管理機制,強化部會及地方間的合作外,各部會也應進行業管權責範圍內的整體國土規劃,使民眾遠離易致災之地;在災害防治管理方面,有計畫的發展整合災、害、救之調度邏輯與平臺,提升資訊整合與擴散速率,加強對於民眾的風險溝通,提升災防意識,並協助企業與民眾進行風險控制與風險財務作為;最後是推動災防產業的發展,伺機拓展全球市場!

  尤其,有鑑於全球各地天然災害頻傳,我國可藉由推動災防產業的發展,伺機拓展全球市場。亦即槓桿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優勢,發展適用於台灣的小區域監測、預警、通訊系統,並擴充軟體工程人才及測試工程師,以建立完善災害援救流程的整合型平台,以台灣為先導試驗場,目標拓展全世界。

  綜言之,環境災害已成為全球社會未來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政府應加速整合產業現有的知識與技術,評估相關風險,跨領域推動減災之預防措施,同時發展災防產業,以降低環境災害所可能為城市帶來的衝擊,並為產業發展帶來一條新路!

(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圖創創辦人暨院長、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