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開釋奠廟重新:台北孔廟的前世與今生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UwEICZKvyW4

謁臺北聖廟

  生於日治初期的臺北艋舺(今萬華區)文人駱子珊(1901-1969),平時愛好漢詩創作,在參拜完第二代的台北孔廟後,他寫下了〈謁臺北聖廟〉一詩:

鄒魯淵源接海濱,宏開釋奠廟重新。宮墻卜地圓山麓,檜柏參天淡水津。
德仰大成惟至聖,道高未有自生民。龍峒久被絃歌化,師表萬年向往頻。

  如今我們可以從字裡行間,探詢台北孔廟的前世與今生,更感受傳統知識分子對儒家與孔子的敬重與孺慕。

第一代孔廟

  台灣省城於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正式設於台北,其後隨城池的動工,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廟(孔廟)、武廟。我們從台灣堡圖(明治三十七年出版)仍然可以看到位於臺北市立大學(前身為市立臺北教育大學)的校園內。

  乙未戰爭之際,日軍進佔臺灣,臺北孔廟被日本軍隊所佔領,建築物被損毀至逐漸荒廢。因此做為台灣的首善之區,曾有一段時間不但沒有孔廟,連祭孔典禮也停止了數年。

文廟興建之議

  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民國十四年)元月,台北地方士紳聚會於永樂町(今迪化街)名中醫葉鍊金宅,葉醫師發出臺北無孔廟的遺憾,詩人陳培根則表示「如建於大龍峒,願捐獻私地」,眾人當日即決定重建孔廟。沒多久,由黃贊鈞、陳培根、與辜顯榮三人聯名,邀請官紳商賈二百多人在江山樓舉行重建孔廟協商會議,並設立「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

  然而,根據日治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11月7日的台灣日日新報一篇〈文廟興建之置議〉的社論。我們可以知道,不論官方或民間在更早之前就一直有重建台北孔廟的建議,只是土地、經費等各項條件尚未臻完備。

  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臺北市紳或捐地或捐款,詩中所謂:「宮墻卜地圓山麓」,第二代台北孔廟在大龍峒(今北市大同區大龍街)動土,歷經十五年的施工,至昭和十四年(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完工。

宏開釋奠的大師之作

  然而,談起台北孔廟絕不能忽略建築本身,當時聘請了先前因為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而備受讚譽的泉州著名大木匠師王益順。在師法山東曲阜孔廟的基調下,並以福建漳、泉兩州的文廟做為藍本,這座氣象恢弘的孔廟可說格局完備,處處精巧。日治昭和四年(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大成殿落成,當時的《台灣日日新報》以「輪煥之美」、「空前絕後」的標題來形容。

  有機會來台北孔廟,一定不要忘了去欣賞王益順手法的最大特色–藻井,當我們在大成殿抬頭仰望這絕美的傳統建築工藝,也同時如詩人所言,心中應該會湧起「師表萬年向往頻」的意念。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