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作者: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陳亮恭主任

  「骨質鬆症」就是一般人常說的「腰骨酥」,簡單的說,就是骨頭量減少了,骨頭變得疏疏鬆鬆。

  正常的骨骼由外部皮質骨和內部海綿骨所構成,皮質骨質地堅硬緻密,又稱為緻密骨;海棉骨含有許多骨小樑,骨小樑間有許多孔隙,狀似海棉,故稱為海棉骨,又稱為小樑骨,人體全身共有206塊骨骼,而各骨骼所含的皮質骨和海棉骨比例也各不相同,例如脊椎骨椎體含70%海綿骨;但在股骨則只有20%海綿骨,且分佈在兩端。

  身體構造在抵抗壓力時,外部及內部構造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年輕時骨骼非常緻密,骨小樑量很多,其間孔隙很小,但在年紀增大之後,骨小樑消失,間隙會增加,皮質骨變薄,換句話說,即是骨質密度減少,也就是單位體積骨骼所含的礦物質量減少,當骨質密度下降到臨界值以下時,骨骼即會脆弱容易骨折。嚴重時皮質骨薄如紙張,海綿骨消失殆盡,整個骨骼顯得粗鬆大孔,就是「骨質疏鬆症」。

  一般而言,骨質流失的速度因人而異,人體在35歲之後開始老化,使得骨骼再造過程中,鈣從骨骼移出比積存的量多,所以骨頭的量就開始減少了,平均每人每年消耗骨質密度的1%至2%,故年紀愈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也就愈大。

  一個人的骨質密度愈高(大於1.4公克/平方公分)幾乎沒有人會發生骨折,除非是很嚴重的創傷,如果骨質密度小於0.6公克/平方公分,便很容易會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症」的病因分為內分泌疾病、鈣缺乏、維他命D缺乏等原因。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成「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疏鬆症」兩類,這主要是由於骨骼代謝不平衡所引起;「次發性骨質疏鬆症」則是由於許多其他疾病引致的結果,例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腸道鈣吸收不良、服用類固醇等等狀況所引起。

每日鈣和維他命D建議攝取量

 鈣需要量(毫克)維他命D需要量(微克)
6個月以下40010.0
6個月至1歲50010.0
1歲至10歲60010.0
11歲至24歲80010.0
25歲以上6005.0
懷孕前期80010.0
懷孕後期110010.0
哺乳期110010.0
停經前的婦女100010.0
停經後的婦女160010.0
正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婦女100010.0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