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ZVyEggit8u8
末代秀才的補牙經驗
出生於台南的謝汝銓是所謂的末代秀才,在他的一首〈補齒〉漢詩中,提到自己隨著年齡增長,牙齒動搖脫落而咀嚼食物不易,更因此產生講話「漏風」的窘境。幸好隨著鑲補牙齒醫學技術的進步,才能夠重新咀咬食物的美味之際,牙齒宛如「叩響風雷起」而振振有聲。
然而謝汝銓的〈補齒〉漢詩,不僅是他美好的經驗,更可藉此一窺台灣牙齒醫學的歷史。
排隊等拔牙
講到台灣歷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牙齒治療,應該就是在清朝末年來台灣傳教的馬偕博士。馬偕當年在臺灣北部和宜蘭、花蓮等地傳教時,他總是在唱聖歌完後,也替民眾免費看病,而拔牙更是受到民眾歡迎。
當時台灣幾乎沒有新式的牙齒保健的觀念,而痛起來要人命的牙疾,能夠獲得解決,那絕對是比信仰上帝還來得更重要的福音,儘管馬偕並沒有受過正規醫學教育,當然也沒有相關設備,但能為人拔牙除痛,所到之處就吸引那些齒患居民前來排隊,而站著拔牙的畫面更是經典。
牙齒保健開始推行
日本人統治台灣後,隨即大力推行現代化的醫療衛生工作,但是一直到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台北醫院才在外科部設立「齒科治療室」,開啟了正規的牙齒治療。但是一直到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台灣才有四位牙醫,當年十月的《台灣日日新報》就有一則〈舉開業式〉為題的報導,文中提到高橋英氏內藤齒科,在台南米街(現今中西區)的粗糠崎開業的消息。
不過台灣並未開設正式培養牙醫的教育,因此在大正五年(民國五年,西元1916年)公布的〈台灣齒科醫生令〉中,更特別載明受業於設有齒科學課程,或得到其他證明書者,也可以擔任牙醫。至於所謂的「其他證明書」是指醫學校畢業生,然後在當時台灣唯二有齒科治療室的台北醫院和赤十字醫院,接受助手訓練一年以上者。
或許是為了解決日漸增加的牙醫師需求,同樣在大正五年,衛生當局也通過了一位在日本牙醫診所學習的張姓人士人的申請,後來在大稻埕北門外開業。這也說明了日治時期,相較於一般醫生的專門養成,牙醫似乎有更大的彈性,也更著重其實務的技術。
從嚼氈漱溪到大啖甘旨
有趣的是,謝汝銓在詩中用「嚼氈蘇意存(蘇武嚼氈無味)漱石孫情已(孫子荊漱溪水止飢)」的典故,來描述因為缺牙造成生活中的不適和無趣,完全沒有提及修補過程中的膽戰心驚,只能說經過新式補牙科技的修復,讓他能夠「一白粲然新」,又能再次品嘗食物的美味,字裡行間洋溢著宛如重生的喜悅。
如今隨著國民壽命愈來愈長,牙醫不斷提醒牙齒保健和愉悅及健康晚年的息息相關,特別是讀完謝汝銓的〈補齒〉漢詩,更令人心有戚戚焉。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