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中興大學 行銷系 李宗儒 教授、私立靜宜大學 化粧品科學系 吳欣璇 博士生

自18世紀末工業革命後,機械化與工業化浪潮使工業生產極速擴張,大規模土地使用與開發石化燃料加速了全球的經濟成長,然而卻也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全球暖化現象、海平面上升與極端氣候已是全球進行式。在面對全球極端氣候與暖化更加嚴峻的挑戰時,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與經營企業的我們,仍然需要持續努力,而且更加責無旁貸。雖然許多企業與鋼鐵、水泥等高碳排產業相比,並非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但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與服務往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亦涵蓋多種消費需求,無論是從基本生活必需品,或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各類商品及服務。因此,企業在營運與商業行為上的永續實踐,將會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與審視,進而成為品牌競爭力與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
而企業應透過那些低碳管理措施來降低環境影響,進而打造永續的未來呢?首要的第一步,即是量化與分析企業營運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排放之碳盤查。這包括(範疇1)來自企業經營於製程或設施之直接排放、(範疇2)能源間接排放,以及影響甚大的(範疇3)其他間接排放。因此,企業可透過溫室氣體盤查來瞭解公司營運所產生的熱點所在,並逐步減少碳排熱點,達到淨零碳排成果。雖然目前金管會與環保署現階段僅要求企業盤查範疇1,以及範疇2,並僅以這兩範疇做為企業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然而對於企業能夠真正達到減碳以及邁向永續,則是盤查項目最多的範疇3,如:上游運輸、員工通勤距離,以及消費者使用產品後的回收或丟棄等項目,是較難以收集作為碳計算數據的項目,而這也才是企業真正可以達到減碳,以及做到完整的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之重點,更是足以提升與發展企業永續發展價值之所在。
碳盤查與碳足跡的盤查流程,是企業邁向永續最重要的環節。首要,企業需界定出盤查邊界,可從搖籃至大門(Business to Business, B2B),或是從搖籃至墳墓(Business to Consumer, B2C)的界定來作為盤查範疇;接著,鑑別出企業盤查邊界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源與匯;再來就是選擇出溫室氣體排放量之計算方式。其中,溫室氣體排放可以三種方法來為其量化:一為「直接監控法」,是採用儀器來監測排氣濃度與流率量進行直接量測。二為「質量平衡法」,是利用製程或化學反應式中物種質量與能量的進出、產生與消耗及轉換來進行平衡計算。第三種量化方法,即是常用的「排放係數法」,以原物料、燃料使用量或產品產量等數值,乘上特定之排放係數得出溫室氣體排放量;其公式為:「活動數據 × GHG排放係數 × GWP值=溫室氣體排放量」。接下來,是將範疇1、範疇2、或者欲評估完整生命週期評估而納入的範疇3等相關活動數據的收集,並依照公式與依據環境部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之規定,採用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5次評估報告(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簡稱AR5)之GWP值來進行盤查計算。最後,彙整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可完整評估出企業溫室氣體碳盤查或產品碳足跡。
對於企業經營邁向永續發展,應以先行推動低碳營運著手,並以智慧化來提升製程能源使用效率與管理,以循環經濟模式結合產品開發,以達到永續經營之競爭優勢。而對於使用產品與服務的消費者,則可多選擇採用具有環境認證與環保標章之產品,以及使用回收塑料再製瓶器包裝,這有助於提升企業持續推動淨零減碳之重視,加速達到善循環的低碳經濟新契機。
各位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成員們,本文提供了現今化粧品產業對於低碳的趨勢,本文希望能夠透過分享企業的永續行動的經驗,讓永續走入企業的經營與我們的生活中,一同為淨零碳排付出心力,邁向永續的未來。
參考文獻:
- 環境部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2022年版本)
- 環境部 產品與服務碳足跡指引(2010年版本)
- Small business user guide: Guidance on how to measure and report you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2012)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 https://www.gov.uk/
- Verband der Mineralfarbenindustriee. V., VdMi
https://vdmi.de/en/topics/carbon-footprint/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