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eQCp6a_9vk
第一代「貓奴」
曾任「全臺團練大臣」,出生於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的竹塹林占梅,寫過一首〈夜臥以一貓暖足戲占〉:
大度獨誇余,藝祖難匹對。臥側更無猜,貓奴容鼾睡。
貓因為與耄耋的「耄」字音非常相近,所以普遍受到華人喜愛,但卻少有古人像林占梅對貓的疼愛。在這首詩中他還認為自己把床讓給貓咪,勝過把皇帝位置讓給弟弟的趙匡胤(藝祖)。
他在詩中也用了現在人常用的「貓奴」一詞。不過仔細推敲詩文內「貓奴」是指貓,而不是貓主人。但卻從「貓奴」,感受到他對貓的恩寵,所以稱林占梅為第一代「貓奴」實不為過!
愛貓愛動物的林占梅
本身沒有科舉功名的林占梅,家境富甲一方,但卻曾協助清政府平剿台灣的亂事,像是戴潮春之亂。然而,他文武雙全,琴棋書畫無不精通,著有《潛園琴餘草》詩集。而潛園名列台灣台灣五大名園,是當時新竹文人重要的聚會據點。
林占梅很喜歡養小動物,除了貓,還有狗和鶴,然而他對貓情有獨鍾,因為林占梅寫貓的詩有九首,其中有五首都出現寒冬之際,跟貓咪共享被窩。他在一首〈寒晝〉的詩中,就出現「喚得貓奴來暖足」!筆者以為他的愛貓、愛動物的種種舉措,突破了士大夫的拘謹,建構傳統男性的新形象,可以說是非常難得。
豢養貓狗的實用考量
其實早先人貓關係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意識認知,也就是說人們養小動物,是基於實用的取向,像養狗可以看門,至於貓的功能當然是抓老鼠,所以過去傳統的屋舍,還在牆基處留下可以讓貓自由進出的貓洞。但是相對的,卻也對貓有所防範,所以會有「氣死貓」的食物儲存設計和器具。也因此,林占梅在道咸年間,就已經和貓共享生活與空間,也具備了寵物的雛型,可說是走在時代的前端。
至於在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候,因為台灣的鼠疫流行,當時一位日本的專家,還鼓勵大家要養貓來抓老鼠,避免鼠疫的傳染,只是台灣人開始會把貓狗當寵物的現象,也是來自於日本時代。在殖民化的思維下,西方的現代化大舉進入台灣,豢養寵物也隨之而來。也難怪,當時台灣人剛開始覺得很不習慣,所以有俗諺說:「人插花,伊插草。人抱嬰,伊抱狗…」,就是在暗諷那時候日本人都會把貓、狗抱著當寵物,和台灣人把狗養在門外看家,彼此有很大的差異。
貓奴到處有 豈止容酣睡
時至今日,台灣現在抱貓、抱狗的貓奴、狗奴,到處都是,甚至為了配合貓咪的習性,家中還要特別設置貓道,或許林占梅也要自嘆不如!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