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墩香稻米最白:葫蘆墩米的傳奇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本篇為有聲文章,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聆聽:https://youtu.be/WWZPQ6ptX24

「葫蘆墩米」最佳註解

  臺北雙溪人林義德(1909-1987),是日治時期著名的文人與詩家,先後為羅東「東明詩社」、雙溪「貂山吟社」社長,他有一首〈大墩秋穫〉,可說是為「葫蘆墩米」做了最佳註解。

  畝畝鐮聲和暮蜩,蘆墩香稻漲黃潮。築成墻圃歌豐稔,一幅豳風信手描。

水若清米就白

  長期以來,豐原就以「水清、米白、柴乾、餅香、查某媠」而聞名。所謂的「水清」就是指葫蘆墩圳。
  舊稱貓霧捒圳的葫蘆墩圳,被譽為豐原地區母親之河,從雍正年間漢人移入開墾以來,葫蘆墩圳就開始滋養這片土地,兩百多年來,引自大甲溪的河水,始終灌溉這這片富饒之地。而有一說指出,來自大甲溪上游的清澈水源,因為一路快速陡降,所以圳水水溫較低,是孕育出好吃「葫蘆墩米」的最重要功臣。

  「葫蘆墩米」的優質,經常在台灣日日新報上被提及,明治39年(西元1906)7月間的一篇〈臺灣米之話〉 專欄中,更以「台灣米中以葫蘆墩米為最良」,直接點出葫蘆墩米不會太有黏性,是最適合做為三餐食用,更是受到喜歡食用較Q彈口感米粒日人的大加肯定。

金牌米農張朝海

  當然,農民努力地呵護、辛勤地耕種,也絕對不能忽略。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南坑農民張朝海。明治43年(西元1910)七月,他所種植的粳米在名古屋共進會得到金牌的殊榮,此後共得過十幾次的獎賞。日治大正五年(西元1916),在日本官方的主導下,還特別訂製「香稻南山」的匾額給張朝海,來表彰他對葫蘆墩米品質不斷提升的貢獻。

  知名的豐原仕紳張麗俊士是張朝海的晚輩族親,張朝海在昭和七年(西元1932)七月去世時,張麗俊在他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特別提到他以一首七律輓聯致哀。所謂「君在豐原說篤農,南山香稻掛中堂,一生事愛人褒獎,四壁塗誇狀表彰。」這詩句不啻為對張朝海畢生奉獻於葫蘆墩米的動人詮釋。

稻香猶存的地名

  葫蘆墩米不但好吃,更是「豐原」地名的促成者。豐原古稱「葫蘆墩」,最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早期豐原市區內有三座大甲溪沖積而成的大土堆,因為遠眺外型就像葫蘆而得名。

  隨著葫蘆墩米的盛名逐漸傳開,日治大正九年(1920年),日本政府改革地方行政制度,藉古詞「豐葦之原、瑞穗之國」,把「葫蘆墩」改為「豊原」,直到戰後才改用繁體的「豐原」。

   「畝畝鐮聲和暮蜩,蘆墩香稻漲黃潮」,詩人筆下的不絕鐮響與金黃葫蘆稻浪,令人懷念不已…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