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不再,甜蜜永存–帝國製糖台中營業所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台中文青新景點

    台中市區原本最有名的風景應該是台中公園的日月池和湖心亭,但是最近在不遠處有一個「湧泉公園」生態池,池中有一幢日治昭和年間的「折衷式樣建築」。大樹、水池、老建築,共同構成一個文青新景點,而這幢建築,更是台灣中部日治時期糖業發展的故事館…

從清朝文廟到日治糖廠

     很多人都忘了,台中曾是台灣獨立行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所選中的省城之地。只是建城(光緒15年8月動工)不滿三年,省會又遷往臺北。出身神岡筱雲山莊的呂墩禮當年路過臺中,寫下了〈大墩新建府城〉一詩。

     詩末有謂「大成殿畔事春耕」,大成殿即孔子廟,當時的省城文廟位於府城的小東門內,也就是日後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第一工場與第二工場的所在地。

台灣省城圖(取自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中紅圈處就是昔日文廟的位置

帝國製糖第一、第二工場

    台灣糖業早在日本領台之前,所謂的「五大家族」,還有在地方上經營得當的家族事業,就已具備大小不一的規模。但是隨著日本治台,總督府訂定各項法律,以及政治勢力的操作,都黯然退出。

拍攝於日治大正十年(檢自:新版國家文化資料庫)的帝國製糖第一、第二工場(圖中冒出黑煙的煙囪處)

     根據〈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概況〉(昭和十四年三月出版)一書,日治明治四十年(西元1910年),安部幸兵衛、山下秀實等人發起了創立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在6月經總督府認可。一開始合併臺中(位在烏日溪心壩,林烈堂所有)、協和(林瑞騰所有)、松崗製糖廠等三間改良糖廍,在臺中州台中市高砂町陸續成立第一與第二製糖工場,並陸續擴展營業規模,總計有五個製糖所六座製糖工場,並且在東京與大阪皆設有出張所。到了日治昭和16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併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成為轄下的臺中製糖所。

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的廣告

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檢自:新版國家文化資料庫)

演繹「折衷式樣」的載體

    現在被稱為營業所的這幢建物,其實按照棟札上記載的正式名稱為「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本社事務所」,完工於昭和十年前後,因此洋溢著「折衷式樣建築」的風格。

建築呈現一字型的架構

    建築主體從上而下分別是黑瓦、長方形窗戶排列的屋身,以及有水平線條裝飾的米色洗石子基座,傳達穩重而典雅的基調。正面中央突出的車寄是整幢建築最為吸引目光之處,車寄平屋頂末端微微翹起,三個開口有幾何圖形的裝飾,也是建築最有變化之處。

    壁體的土褐色系磁磚,見證當時日本軍國主義逐漸抬頭,建物覆貼具有保護色的國防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交接轉角處的磁磚,均貼上製作不易的「L」形的收邊磚,如此做法不僅美觀。在當時也具有先進的安全觀念,避免人們碰到銳利的牆角受傷。

屋脊上突出的通風器,也成了事務所建築的特色,這種銅製的排熱設施在還沒有冷氣的年代,幾乎是建築最佳的散熱機制,更是看到日治時期的建築,展現適應台灣濕熱氣候的哲思與充分運用物理原理的智慧。

宛如一個個小煙囪的通風器

風光不再,甜蜜永存

    世事滄桑,一百多年後,文廟早早淹沒在歷史的洪流,曾經興盛輝煌的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與轄下的工場幾乎全數消失,說來諷刺,一個因故停止的土地開發案而躲過被拆除命運的典雅「本社事務所」,讓我們還能懷念那段「風光不再,甜蜜永存」的製糖歲月。

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台中第一工場(檢自:新版國家文化資料庫)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