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累了嗎?淺談慢性疲勞症候群

作者: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陳亮恭醫師

  現代人工作與生活壓力繁重,疲勞的感覺是再正常也不過的反應。然而,如果您的疲倦感是再怎麼休息都不會好的情況的話,且嚴重影響生活功能,那可能就不能小看了。臨床上的許多生理或是心理疾病都會出現疲倦,也造成民眾相當大的困擾,絕大多數的疲倦感在充足的休息之後就可以得到緩解。不過,也有些特定疾病所造成的疲倦感時常無法在休息之後恢復,像是癌症、心肺疾病、內分泌疾病、憂鬱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等,或是一些正在藥物的副作用,都會出現長期疲倦感。所以,疲倦僅是一個症狀,還必須搭配全方位的檢查與評估才能找出答案。不過,還有一部分的病人,在詳細的問診及充分的檢查後,仍然無法找到一個確切的病因診斷,而且其疲倦感已經嚴重到造成生活的困擾且長時間無法恢復,難以維持他的日常生活,甚至變成無法上班上課,那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喔。

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基本上靠排除法,首先必須要符合以下的主要標準,而次要標準也要至少符合四項。

主要標準:
  持續六個月以上具有明確發生的慢性疲勞,而且無法用其他疾病或任何原因解釋。此疲勞不是因為過度勞累而產生,也無法因為休息而改善,而且疲勞對個人工作、社交或是其他活動產生明顯的影響。

次要標準:
  1.暫時性的記憶力喪失或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活動能力受損。
  2.喉嚨疼痛。
  3.頸部或是腋下淋巴結壓痛。
  4.肌肉疼痛。
  5.非發炎性關節疼痛。
  6.和以往不同的頭痛。
  7.怎麼睡都睡不飽。
  8.活動後疲倦感持續超過24小時。

  目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多屬症狀治療,只能以緩解病人症狀為目標,希望能減輕病患的不適。主要希望病患的生活能回復到發病前的狀態為目標,但是復原的速度可能就快不起來了。雖然沒有明確的治療方式,不過國內外的研究都指出「少工作、多休息」是減緩疲勞的最佳良方。

  簡單來說,若出現長期持續的疲勞感,可嘗試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若不見效果則須尋求醫師的協助。

  • 睡眠

  一般來說,每天只要多增加一小時的睡眠,疲勞的症狀就可減輕許多,但若沒辦法增加睡眠時間,那就要想辦法提升睡眠的品質。此外,盡量減少長時間的工作,每工作一小時就稍微活動一下,中午時可小睡片刻,都可改善過勞症狀。

  • 運動

  慢性疲勞的病患常常就會不想動,但是這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人若愈不活動便會愈疲勞,甚至造成心肺功能與肌耐力的流失,維持適度的運動不但不會更累,反而會提升體能、增加個人心情的愉悅感。

  • 飲食

  調整飲食也可減緩慢性疲勞,但並不是要十全大補,而是要三餐定時定量,注意營養均衡,如果自忖食物中攝取的營養較不均衡,可適度補充維他命,並且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 紓壓

  由於長期的心理壓力會造成倦怠感,而且容易由於全身肌肉的緊繃而加重渾身酸痛的症狀,因此,適當的讓自己由緊繃的壓力中透一口氣也是緩解疲勞的方式。在緊湊的工作中暫停片刻、看看窗外,花十分鐘深呼吸、發呆或散步都有助於紓解壓力。

  疲勞是現代人常見的症狀,絕大多數的疲勞在適當的休息之後都可以得到舒緩,若疲倦感長期累積、無法消除的話便需要尋求醫療的協助,不過,有的時候疲勞不見得真的有什麼病因,所以,在排除可能的疾病因素之後,著重日常生活的調整便是最重要的治療。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