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前陣子經由新聞的披露,指出台灣唯一現存的人力擺渡—新店渡,因為收入太少,船夫年紀漸長,可能將要停止營運,讓大家深感惋惜,彷彿一個值得保留的時代與文化又要走入歷史。
新店渡是台灣僅存的人力擺渡。
新店渡口的經營開始於清朝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是早年進入灣潭、直潭…等山區的入口。根據相關的資料,當時還沒有吊橋,要渡過新店溪都要靠渡船。新店溪上游到中游曾經有九個渡口,現在就只剩下新店渡。
日治時期新店渡口大正5年 共進會記念臺灣寫真帖
其實,回顧台灣在近四百年的開發歷史中,因為水運成本較低,所以清朝之前,水路運輸扮演重的角色。更因為台灣河流密度甚高,而且多以東西向的河流為主,阻礙了南北往來的交通。連橫的台灣通史郵傳志有這樣的一段描述:「溪流廣漠,每逢大水,阻遏不前…」。
我們更可以藉由十八世紀初兩位渡過虎尾溪的清朝官吏,想像一下那種驚心動魄的經驗。康熙四十六年(西元1705年)台灣府同知孫元衡自府城北上,儘管他是乘轎過河,但這恐怖的過程,讓他寫了「吼尾溪」一詩。詩中他將虎尾溪比喻為華北的無定河,還提到眾多抬轎的平埔族原住民需要「爬沙百腳工騰挪」,也就是眾人七手八腳的在充滿泥沙的溪水中搬運輿轎,渡河的過程充滿驚險。
孫元衡和藍元鼎的描述讓虎尾溪的險惡名聲不脛而走,上圖是虎尾溪和架在其上的鐵橋。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藍元鼎因朱一貴事件隨族兄南澳鎮總兵藍廷珍來臺灣,隔年他渡過虎尾溪時,曾寫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紀虎尾溪」,在文章中他將多沙混濁的虎尾溪,比喻成以氾濫成災著稱的黃河,渡河的時候馬、牛、車,都已經載浮載沉,稍有遲疑就可能慘遭滅頂。
清朝中國官員來台巡視,都是由平埔族原住民協助渡河(取自http://saturn.ihp.sinica.edu.tw/~wenwu/taiwan/番社采風圖)
史料上,多數人渡河的經驗是充滿了驚駭,但是若是在水量穩定的季節,渡河好像還有幾分詩意。清末霧峰林家下厝詩人林痴仙的<無悶草堂詩存>有一首「渡烏溪」的詩:
人生到處總前緣,不過烏溪又四年;曉渡乘桴微雨裏,獅頭山翠半含煙。
對霧峰林家而言,過烏溪可能是生活或工作中經常發生的事情,上圖是下厝美輪美奐的戲台。
霧峰林家在霧峰的墾拓與烏溪有著重要的關聯,因此我們可以從詩句中想像一下,在飄著濛濛細雨的早晨,乘著小船飄盪,兩旁的翠綠山頭被清晨的嵐霧圍繞,顯得若隱若現。林痴仙的渡烏溪稱得上優雅而浪漫,或許是詩人天真爛漫的性格使然,以及高深的文字駕馭功力,描繪了少數愜意的渡河畫面。
烏溪是台灣第六大河川,圖中的烏溪自烏溪橋上往東拍攝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你也想體驗前人渡河的驚險與浪漫,那可得趕緊把握機會走一趟新店渡!
新北市新店區渡船頭(碧潭風景區南邊停車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