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

作者:山陽國小校長 王派仁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台灣人在早餐或午后喝杯紅茶或是咖啡,似乎已經蔚為風潮。啜飲這些來自西方的飲料,總讓人有某種置身異國的感覺,但是實際上,台灣早在百年以前就是咖啡和紅茶的產地,特別是後者還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而這一切與一位日治大正十五(民國十五年)年時,來到台灣的日本農業專家新井耕吉郎先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

    紅茶在日治時期曾經是台灣農產外銷的要角之一,而日月潭更是台灣紅茶的發源地與最主要的產區。現在我們如果從台十四線進入日月潭,在魚池一帶就很容易看到一個個寫著「魚池紅茶」、「阿薩姆紅茶」…的招牌,讓人很難不聯想到這裡就是台灣紅茶的故鄉。

從台十四線進入日月潭,在魚池一帶就很容易看到山坡上的紅茶樹。

    台灣紅茶的生產可追溯至一百年前,日本人於日治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自印度引進阿薩姆紅茶,並選擇魚池、埔里一帶種植。魚池一帶因為氣候、地形條件與原產地相同,加上日月潭氤氳的水氣,其所生產的紅茶品質更勝一籌,更成為日本人向天皇進貢的「御用珍品」。據說後來外銷各地的紅茶,都必須加入魚池的紅茶,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嘴巴,漸漸的魚池也成為「紅茶的故鄉」。

貓囒山是俯瞰日月潭的最佳地點,更是是台灣紅茶的發源地之一。

新井耕吉郎是日本群馬縣人,二十二歲時(當年為日治大正十五年)從日本來到台灣,任職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葉試驗支所,也從此揭開他與台灣紅茶產業不解之緣的序幕。

隨著台灣紅茶的品質與身價日漸水漲船高,而且為日本人賺取大量的外匯,新井也參與昭和十一年(民國二十五年)選定魚池鄉日月潭一帶為紅茶的試驗地,總督府並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其後到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之間,新井輾轉在平鎮與魚池兩個支所間任職,後於昭和十五年升任支所所長。

貓囒山腳下的紅茶試驗所員工舊宿舍

    新井對於台灣紅茶的種植與試驗工作可謂鞠躬盡瘁,那時日月潭一帶尚待開發,環境及衛生條件都不好。他的兩個孩子分別在一歲與十五歲夭折,妻子身故,但他仍強忍悲痛,打造日後魚池鄉的紅茶盛名。

    貓闌山是日人紅茶試驗的大本營,新井耕吉郎也被稱為貓囒山的守護神,上圖是建於日治時期的貓囒山魚池紅茶試驗支所

    日人戰敗後,新井不願接受遣返,留在台灣繼續貢獻,民國三十六年因感染瘧疾去逝。更令人不忍的是,親屬攜其骨灰返回日本,所搭乘的輪船竟在半途沉沒。由於人生最重要的歲月都奉獻給台灣的紅茶產業,因此新井被尊稱為「台灣紅茶之父」。

    如今每有機會喝紅茶,在琥珀紅的茶湯中,好像看到他在貓囒山上走動的身影。

走訪新井耕吉郎

在台21線往水社碼頭的半路上,有一條通往貓闌山的小路,循著這條小路可以上到農委會茶改場魚池分場(日治時期的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為其前身),在一個轉彎處有一座小涼亭下,就會看到新井耕吉郎先生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首任茶葉試驗所魚池試驗支所所長陳為禎所立,以紀念與感懷這位人生最重要的歲月都奉獻給台灣紅茶產業的新井耕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