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阿嬤追的劇:曾經流行的電視歌仔戲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因為歌仔戲而買的電視機

  講到歌仔戲,筆者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在印象中,那似乎是他一生中最著迷的興趣。我的母親生於1939年的日治末期,他只讀過幾年的小學,結婚後為了家計,他白天騎著一輛腳踏車外出賣菜,到後來改為機動三輪車。

  就像那個年代多數的婦女,她也一樣節儉成性,平常幾乎沒什麼太多花費,但是她卻因為為了要「追」歌仔戲而另外買一台電視來看,可見「追劇」的現象存在已久,也說明了當年電視歌仔戲的魅力。

歌仔戲的起源

  現今台灣相關的研究,都一致同意歌仔戲早在臺灣日治前期的1900年代前後誕生,而歌仔戲的發源地,宜蘭也已經是公認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歌仔戲有別於從大陸傳過來的劇種,是屬於台灣的本土漢文劇種,具備台灣在地的基因,因此其表演形式的淵源就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根據學者的研究,歌仔戲的淵源則可簡要分成兩個部分,其音樂來自於「歌仔」,但是身段則是來自於車鼓。歌仔戲剛開始和車鼓陣以「落地掃」的形式演出,不需要搭舞台和背景,後來才在廟口或空地搭舞台演出,就叫做「野臺戲」。

  後來歌仔戲進到戲院內演出,稱為「內台戲」,但最重要的是歌仔戲愈來愈精緻化,更講究舞台和布景、道具。來到民國四十五年前後,內台歌仔戲來到戲巔峰,但從此以後開始要走下坡,主要原因是台語電影開始興起。

電視歌仔戲大行其道

  後來還有廣播歌仔戲,但是後來隨著電視機的漸漸普及,到了一九六二年電視歌仔戲首度出現,不久就風靡全台。當年也有很多忠實「粉絲」,跟現在的人一樣去追那些歌仔戲明星而發生不少瘋狂的行為!

  民國六十年3月14日臺灣民聲日報的一則新聞,報導當時的台視歌仔戲團團長楊麗花率團進行全島公演,來到嘉義時,熱情戱迷索取歌仔戲紅星楊麗花相片,甚至扯破她的旗袍。

  然而,因為新聞局對閩南語節目的管制,電視歌仔戲曾經沉寂一段時間,但來到大約1979年,又再次流行,楊麗花更是紅透半邊天。每到晚上吃完晚餐後,母親就守在電機前,但因為家中就這麼一台電視機,我們也只好跟著看。到現在,楊麗花的皇帝、小生扮相筆者還有幾分印象。

那些年阿嬤追的劇

  然而,家人也想在這一時段收看其他節目,家中偶爾就會因此而發生齟齬。有一天,電器行送來一台電視,原來是母親為了能夠全心「追」劇,在沒有得到父親的同意下就買了這台電視,而且電視就放在他們的房間,父親有點驚訝也有點生氣,但我們小孩子卻滿高興的,因為家中電視的競爭者少了一個人。

  從此以後,每到晚上七點,母親就有了專屬的電視可以「追」歌仔戲…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