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台北大學 劉仲矩教授

  日常生活與職場互動時,為了提醒別人要做的事情,總會好心的一再提醒。擔心別人一忙就忘記了的善意。但是如果一直不斷反覆的提醒,反而會使別人產生反感進而做出不耐煩或者是反抗的動作,導致美意打折扣。

  在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做渡渡鳥效應,就是說,過度的及持續的強化某些說明時,反而會引起一些反彈。重要的事情總是免不了要提醒,但是一再提醒又會讓人厭煩。這樣碎念的行為,就如同渡渡鳥又大又胖的的體型與不怕人類的習性,也或許這樣終究導致了渡渡鳥滅絕的路,因此才稱之為渡渡鳥效應。就如同父母親的嘮叨,要小孩好好的念書或者專注學習某些事情時,也是得到小孩的抗拒結果一樣,好意提醒反而得不要好的效果。

  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善用一些科技或工具來協助解決,例如可以透過行事曆或者是N次貼提醒,而線上社群的互動,如LINE或臉書等也可以協助。提醒到甚麼程度才不會引起反彈有時候也難說的準,完全不提醒,可能就忘了重要的事情或時間,也許當事人付出相當代價後可能有些改變,也是不錯的路;但是不要過度的去強調或說明,也許比較不會引起相關的效應,避免了不必要的衝突。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