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大學 王鳳奎博士

新創事業的種類(上)

台灣的創業風氣鼎盛,但創業失敗率高,主要原因在於新創事業的創新力與競爭力不足,亦即,如果新創事業的進入門檻低,很容易被既有及新進的競爭對手以技術或資金等競爭手段所擊敗。因此新創公司應該以創新模式來提高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才有機會在弱肉強食的叢林市場生存。圖一以創新程度及事業規模來區分新創事業的種類,其描敘如下:

圖一:新創事業的種類

  • 勞動密集:台灣流行的新創事業大都屬於這種創新程度低、事業規模小的型態,這類型態的新創事業以重複性勞力工作為主的生產或服務,例如夜市的攤販、市郊的家庭工廠、都會的小餐廳或者鄉下的民宿。基本上,進入及退出這類新事業的門檻如技術、專業或資金相對較低,因此市場競爭容易與激烈,通常以勞力與成本做為主要的競爭力。因為在四種新創事業型態中,相對投資最低,所以創業風險最低。
  • 專業密集:這類的新創事業是屬於創新程度高、事業規模小的型態,主要是提供顧客技術性高、可客製化的專業服務,例如會計事務、法律事務、商業設計、醫療診斷、高級餐飲或者顧問諮詢。這類新創事業雖然初創規模小,但是創新程度若高,企業的成長性也高。再者,這類事業需要的專業知識高,而且面對不同的顧客問題,可以提出客製的解決方案,所以進入門檻較高,相對的市場競爭力較高。由於相對的投資較低,但競爭力較高,相對的創業風險屬於低度。

新創事業的種類(下)

  • 資本密集:這類的新創事業是屬於創新程度低、事業規模大的型態,主要是以經濟規模作為競爭力的來源,通常創業的建置成本高,用以購買生產所需要機器、設備及廠房,或者提供大量勞力服務所需要的人力及設施,例如民生用品的生產工廠、原廠代工製造(OEM)、大賣場、百貨公司,或者營造商。這類新創事業由於創新程度低,通常是以低價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市場以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為主。但由於相對的投資較高,退出的障礙亦較高,而且創新程度低,競爭力較弱,所以創業風險高。

IP密集:這類的新創事業是屬於創新程度高、事業規模大的型態,主要是新創事業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唯一或第一的智慧資產(IP)是新事業競爭力的來源,例如高科技產品的原廠設計製造(ODM)及原廠品牌製造(0BM)、電子商務平臺、全球通訊軟體或者系統整合服務。再者,這類新創事業因為創業初期就有大規模的投資,通常代表新事業的投資報酬率要求極高,具有大規模市場的商業潛力,但是創業投資規模最高,以便創造創新程度高的新事業,相對的創業風險最高。

創業者不一定是創新領導者(上)

在台灣,創業容易創新難,因為在台灣開設一家公司真的很容易,真正困難在於如何持續創造新創事業的競爭力,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的,這需要創新創業者,不同於傳統的創業者,只要能開店做生意就好,真正的創新創業者是指那些能洞悉市場機會的存在,針對市場需求開發與競爭對手有差異性的商品(包含可以交易買賣的技術、產品、服務或系統),並成立一個新事業載體,不斷追求與捕捉機會、持續為個人與企業創造價值的領導者。而創新領導者指的是組織領導者在面臨重大挑戰時,能以創新的願景及策略,帶領團隊成員突破困難、解決問題,共同為組織創造最大的價值。就此而言,創業者是否也是創新領導者的關鍵有二,第一是創業者是否有追隨者,第二是新事業組織的創新成長性,因此檢視創業者的創新領導力通常是在新事業組織創立5年後,端視其企業的發展規模與成長性。

台灣目前全力推動創新程度高的科技創業,但這並不簡單,有10多年矽穀經驗的創投業者海仁福(Volker Heistermann)認為成功的科技創業,最重要的三個特質是團隊、熱情與毅力。科技創業成功的基本條件是創新程度高的技術、產品或服務,往往必須靠團隊智慧與實力,不是以創業者個人的聰明才智就能成功的。再者,海仁福鼓勵台灣的新創團隊要敢做夢,不能只有小確幸的想法,而且一定要敢拼,堅持創業圓夢的毅力,不間斷地投入與努力創業。

創業者不一定是創新領導者(下)

創業不僅像開闢江山,還要能穩定與持續江山,所以不能只有統帥自己一個人,下面一定要有可以帶領士兵的將領。領導者之所以為領導者是因為有追隨者,若是創業只有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而新創事業又缺乏成長性,無法擴充新事業組織,即使創業者非常有能力,產品或服務非常具差異化,創業者沒有真實的追隨者,自然就不是創新領導者。

創業者與創新領導者都是高價值的創造者,都需要異於常人的膽識,但是沒經驗的創業者卻常缺乏創新領導者所具備的見識與學識,容易淪為「有勇無謀」的結局,縱使有好的創業開始,卻常以創業失敗告終。這種「有勇無謀」的創業失敗案例經常發生在青年創業或學生創業,雖然創業者充滿理想、滿腔熱血與身懷絕技,但是因為缺乏真正的創新領導力,創業動能後繼無力,無能價值創造,只能選擇退出,停止損失。

如果要成為創新領導者,創業者不能只是執行者,不需要事必躬親,樣樣自己來,要懂得「Work Smart」,而不只是「Work Hard」。為了延續與成長新創事業,創業者要能決定「做對的事」,將「把事做對」交給追隨者,持續尋找對的追隨者,放在對的位置,把對的事做對,如此新創事業才能不斷創新與成長。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