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中興大學 李宗儒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 行銷系 藍湘瑩

    你是否也曾納悶:現在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表現出來的行為無法讓人理解,和自己年輕時有那麼大的差別?

    然而許多原因追根究底,大略能分成三個部分:朋友、家人以及態度。接下來將以這三個層面,分析現在的年輕人究竟是在想些什麼。

  • 交朋友的方式改變,該如何了解年輕人的交友圈?

    科技的發展顯而易見,許多社群軟體也嶄露頭角,每個年輕人皆有一組帳號密碼的情形似乎已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然而,這也改變了年輕世代對於「朋友」的定義。不假思索地按下添加好友的按鍵,只不過是期望自己的好友人數能看起來多一些、好看一些;每更新一則最新狀態,便不斷地確認有誰來留言,而按讚人數又有多少,似乎這些數據能證明些什麼;好不容易約好時間和朋友小聚,彼此卻很少和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只是持續地低頭滑手機。這些情況你是否也曾注意到呢?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因為對社交的不安全感,而被網路以及社群軟體上的假象綁架,失去了最初交朋友的意義。

    為人父母的你,是否也曾註冊過一組社群軟體的帳號密碼,嘗試要去了解孩子的交友圈,然而卻處處碰壁?不是孩子不讓你知道自己社群軟體的帳號,就是以一句「你不會用啦!」輕易帶過。大多數的年輕人皆能猜測到父母想要了解自己的交友圈,不外乎都是怕自己交到壞朋友,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然而,年輕人依舊不願讓父母成為自己社群軟體上「好友」的原因,占有很大的百分比都是怕他們會對自己的交友圈管太多,或是將自己的朋友從裡到外評論一番。

    那麼父母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房呢?千萬記得不要用「逼」的,也不要批評他的朋友。太過於直接地和他說:這個朋友不好,你不要和他靠太近!只會造成反效果,讓孩子更不願意與你分享他和朋友間的相處過程。相反地,你應該採取「漸進式」的方法。例如你可以偶爾主動地和孩子提起:你之前那個朋友XXX,現在怎麼樣了?你們還有在聯絡嗎?當孩子回答你的問題後,再給予適當的反應,讓他知道你在乎他的朋友,對他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感興趣,但又不到干涉的地步。漸漸地,當他和朋友發生趣事時,會更願意地與你分享;和朋友發生爭執時,也會更主動地尋求你的意見。有時在一來一往的回答中,也能和他分享對於「朋友」兩個字的見解,譬如:重質不重量等,以緩和網路交友氾濫的情形。

  • 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和家人相處,一心只想搬離家裡?

    你一定還記得孩子小時候無時無刻黏在你身邊的時候吧?有時你甚至會偷偷地抱怨:為什麼孩子現在一放假就和朋友出去,都不願待在家裡和自己相處了?每當母親節接近時,時常會看到有老師請小朋友打電話給媽媽,並且向她說出「我愛妳」三個字的影片,但大多數的小朋友說完「我」這個字時,就啜泣得無法再繼續說下去。當孩子越長越大,對於越感激且感情越濃厚的人,似乎就越難將自己的謝意和愛意說出口。從國中開始,孩子漸漸地將同儕擺在第一順位,對於家人的關照只視為一種嘮叨。等到上了高中,情況卻只有惡化的跡象。因為升學的壓力,和家人吵架、疏離的例子時有所聞。不僅如此,大多數的孩子在選擇大學時,第一個條件通常是:只要不是和家裡同一個縣市就行了!這樣的決定對於父母來說通常是很大的衝擊,也讓你不禁思考:以上大學為始,一直到出社會後為了生活努力地打拚,孩子和我們面對面相處的時間加起來又剩下多少?是一年?三年?還是五年?

    那麼為人父母的你可以做些什麼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增加彼此相處的時間呢?從零碎的時間著手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例如在接送他的車子裡或是吃晚飯的時間裡,讓孩子分享他一天所發生的事情。記得絕對不能只是以「喔」、「嗯」回應甚至是說出「你剛剛說什麼?」之類的話語,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認為你對他說的話不感興趣。幾次的嘗試之後,他便不會再和你分享趣事,也會漸漸地遠離你,不願和你相處了。你需要做的是仔細地聆聽,和他一起感受喜悅。相信如此,孩子必定會更願意在閒暇的時間裡陪伴在你身旁,也能更加地感受到家人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 年輕人做事以及學習的態度,似乎沒有動力且不夠積極?

    記得曾在課堂上看過一段影片,它想要傳達給觀賞者的核心問題是:你究竟會不會因為多幾千塊的薪水,而放棄你最初的夢想,去做一份你不會感到快樂的工作?同樣的想法拉到學生族群上也是如此。在大考前的幾百天,教室的黑板上就會大大地寫上倒數日和天數。此後,老師及父母們便不斷地督促孩子念書、寫考題,為的是考上那前幾名的大學以及前幾名的科系。然而升上大學後,卻常能看到新生因為科系不符合志趣,而過得相當不快樂的情形。想當然耳,失去了動力,要讓他們明白「汲取知識、充實內在」的重要性也就成為了空談。

    你是否曾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思考:什麼才是他們真正喜歡、真正想要去做的事?在競爭激烈的現在,我們是否時常被名譽以及勝負心蒙蔽了雙眼,而做出以為是為孩子好,且能讓他們快樂的決定?並不是一定要選擇一份有威望的工作,或是讀一個說出來能讓人刮目相看的科系,才能夠獲得尊重甚至有所成就。當年輕人在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參與自己有興趣的課堂時,他們通常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讓自己專注於其中。即便日後遇到棘手的問題,也更容易讓自己正視挑戰,並在解決的過程中找尋到快樂的泉源,所學習到的知識也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東西。或者你也可以利用「反向思考」的方式:假如孩子在自己發自內心喜歡,可是卻不是被人看好的領域中,願意更努力、更積極地學習以充實自己,並且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如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那麼相比在一個大家爭破頭想進入,但卻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領域裡,渾渾噩噩地度過大學的黃金時期,結果除了拿到那張畢業文憑外又能獲得些什麼?

    在做出攸關未來的決定前,倘若你願意撥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並交給他兩個問題去思考。第一個是:這個決定會不會讓你感到快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再讓他問問自己:如果不做我會不會後悔?答案若還是肯定的,那麼在現實面不會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請你給他鼓勵,讓他有勇氣為自己拼一次,放手一搏地讓他去做他真正喜歡、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畢竟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兩個字,就算失敗了也還有餘地再次嘗試呀!

    親愛的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的成員們,你們身邊的年輕人是否有對社交生活感到疲憊、無法體會家人的重要性以及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上述分享的三點,看似基本且簡單,然而實際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地容易。假如能夠引領年輕人用自己習慣和舒適的方式從小地方慢慢做起,相信它們會如同雨後綻放的彩虹,沙漠裡的一片綠洲,或是黑暗裡亮起的一盞小燈光般,替他們的生活甚至是人生帶來不同的感受,而你也能藉由此過程更了解年輕人究竟在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