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華民國同年的坪林尾橋

作者: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橋梁之鄉在坪林

    完工於民國元年(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五年,西元1912年)的坪林尾橋,,但是若對照台灣橋梁的歷史,是不是和中華民國同年就不是那麼重要,容筆者在文章後半段再來探討。

    坪林自古以來就是台北和宜蘭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昔日台北、宜蘭之間的有二條主要路線,一是著名的淡蘭古道,沿基隆河谷,經瑞芳、侯硐、雙溪、貢寮至頭城;另一條路線就是沿新店溪、北勢溪至宜蘭,而坪林剛好就是位在中間點。

隱身在坪林漁光社區的大舌湖石板橋,是當時複雜淡蘭古道系統中的一段

    坪林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小鎮,其境內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更是遠近馳名。在過去北宜高速公路尚未通車之前,只要取道台九線到宜蘭,這個山城是人們的必經之地。如今此地假日的車流不再,也減少了賺錢的商機。然而這個原本應該隱身山林間的山城,似乎有機會重回舊日寧靜的面貌。

    坪林被群山環抱,長期以來交通並不方便,更因為境內大小河流又多,更增添各地往來之阻礙,所以橋梁成為坪林地區交通發展的關鍵。不過也因為這樣,區內也留下數座大小橋梁,成為該區交通發展的見證。而量體最大坪林尾橋,不只是當時連絡台北和宜蘭之間唯一的橋梁,如今功成身退後更成坪林的地標。

    來到坪林就可以看到坪林舊橋,似乎在告訴我們這裡也是古橋之鄉。

明治年間難得一見的鋼筋水泥橋

    就筆者的瞭解,日治時期雖然橋樑的材料與工法,較之過去有較為長足的進步,但是大體上而言,明治與大正年間,大型橋樑仍舊採用石拱糯米橋,新式的鋼筋混凝土到了昭和年間似乎才逐漸普及。例如新北的三峽拱橋、台中市的大安溪舊橋、高雄市美濃區的美濃舊橋,都是以鋼筋混凝土為建材,不過都是完工於昭和年間。

三峽拱橋肇建於日治昭和七年(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十月,隔年六月完工,七月通車

    因此完工於明治四十五年的坪林舊橋,自然有其值得探討的身世。坪林尾橋完工當年日本人統治台灣不過進入到第十七年,而四年前縱貫鐵道剛剛通車,各項基礎建設對統治當局來說應該是千頭萬緒,而隱身在山林間的坪林尾橋,竟然能獲得日本人的青睞,實屬不易。

───────────────────────────────

    根據橋頭碑文記載「坪林舊橋之興建,緣起日據時期,日人為運補由台北至宜蘭之軍用物資及郵件所需…」,這段話似乎為筆者的疑惑提供一定程度的解答。正如同曾經有著亞洲第一長橋美稱的下淡水溪鐵橋,工程艱鉅且花費不貲,日本殖民政府為何要費盡心思、處心積慮將縱貫線鐵路往南延長到屏東,主要也是因為,屏東在當時是前進南洋的前哨站,以及完工後所帶來的龐大製糖商業利益。

    由當時建造鋼筋水泥橋樑的原物料取得不易,且位處偏遠「造橋所需鋼筋水泥等建材均由日本本土先行船運至深坑,行經石碇,再利用人力馬匹沿途經由保甲路搬運至工地現場,以進行施工」,特別是當我們想到這座橋長九十七公尺,寬四公尺,在當時是一座量體巨大的橋梁,更凸顯要完成這座橋在一百年前真是一項艱鉅的工程。

與大自然共處的設計

    坪林尾橋的設計者是十川嘉太郎,相較於設計過台中與台南州廳的森山松之助,十川嘉太郎的名氣顯然比較小,但是卻與森山松之助一樣是西式建築引入台灣的先驅,他們倆人曾經共同完成全台灣第一棟整體以鋼筋混凝土建築–台北電話交換所。此外,第一代的明治橋(外形像吊橋之鐵製桁架橋)也是他的作品。

有著

    完工於明治年間的這座橋,不免也受到古典式樣建築的影響,似乎也洋溢著典雅的風情,特別是橋墩的造型和坐向,在台灣更是絕無僅有。橋墩基座是用石塊砌成,採中間鏤空的雙柱造型。橋墩的船首造型並不是像一般直接正面朝像水流,而是採取斜立的方式。

採取斜立方式的橋墩,船首造型並不是像一般直接正面朝像水流。

    這樣的思維,應該是讓橋墩避免和水流正面衝擊,而鏤空的造型同樣減少水流衝擊的受力面積,這似乎隱含著一種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謙卑哲學,事實上新世代的建築師,常常強調建築應該是連結人與人、連結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但是想不到在一百多年前,十川嘉太郎就已經有這樣的想法與具體的實踐,讓我們今天漫步在這座橋上,除了懷古的浪漫,還有一份對未來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憧憬。

描述: DSC00218

坪林尾橋已經轉型為人行橋梁,讓人們可以親近這座美麗的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