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薪女性–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作者:山陽國小校長 王派仁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社會,女性要成為具有專長的專業人士,特別是要成為一位「女醫師」,幾乎沒什麼機會,更是不被社會所允許。

日治時期的大正十年(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一位叫做蔡阿信的女醫師從日本學成回國,成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她的故事,看看她如何突破性別的框架以及挑戰舊政治社會的桎梏。

    蔡阿信出生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那是一個西方許多新觀念剛進到台灣的年代。但是儘管如此,要突破傳統守舊思想,特別是在華人的社會中,女性想要在各方面和男性一樣的平等待遇,更是困難,但是蔡阿信似乎就是天生就有比一般人更加堅持的毅力。

    蔡阿信五歲的時候,因為生父去世,母親把她送給一位牧師當作童養媳。但是他卻先後兩次從領養人在大龍峒住處,自己偷偷流回在萬華的家,後來領養人只好做罷。

《向夢想前進的女孩》是一本關於蔡阿信的繪本故事(王派仁翻拍)。   

    由於親眼看到繼父死於肺結核,她從小就立志學醫,八歲時就讀大稻埕公學校(現在的台北市大同區太平國小),在日治初期,女生在學校中可說是鳳毛麟角。儘管後來從中學到醫學院,都是進入女子專門學校就讀,但是蔡阿信在以男性為主的環境,求學過程飽受被排擠和異樣眼光,但是她卻始終堅持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蔡阿信十二歲進入馬偕創立的臺灣第一所女子中學「淡水女學校」就讀。

「女孩子家讀那麼書做什麼?」是當時阻擋女性繼續求學的絆腳石,淡水女學校畢業後,蔡阿信不顧家人的反對與社會的質疑,毅然隻身前往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就讀。歷經十年的求學,最終完成醫學的專業學習,在大正十年自日本東京學成歸國。三年後,蔡阿信在台北市的日新町(大稻埕朝陽街)開設婦產科醫院。

大正十三年(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日日新報關於蔡阿信醫院開業的報導。

昭和元年(民國十五年,西元1936年)到台中開設清信醫院(位置在現在台中市民族路與自由路附近)。在醫學上,蔡阿信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貢獻,那就是開設了「清信產婆學校」。在那樣一個婦產科醫院不是很普及的時代,據說當時台中地區半數以上的嬰兒,都是由從「清信產婆學校」結業的產婆所接生,也因此有人給蔡阿信「臺中之母」的封號,值得一提的是,蔡阿信的母親也是一位助產士,她的產婆學校頗有傳承母親的意涵。

上圖中綠色的標示處,應該就是日治時期清信醫院的位置

    行文到這裡,或許會有人想到,身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那蔡阿信她的醫術到底如何筆?這個問題倒筆者倒是可以舉一件事例做為回答的參考。在林獻堂先生的灌園日記中曾經記載,家中一女眷高燒不退,其他醫師診治後仍不見起色,最後請來已經在台中開業的蔡阿信,才診斷出是輸卵管發炎。

    在行醫的過程中,蔡阿信經常目睹不少窮困人家前來求診,但是卻因為家貧而繳不出醫藥費,甚至放棄就醫的情況,於是訂下「貧窮的人少收、極度貧困者免費」的收費原則。

    在婚姻方面,大正十三年她跟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彭華英(前南投縣長彭百顯的曾爺爺)結婚。原本是一段被喻為「才子佳人」的婚姻,但因為彭在醫院中只是協助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內」的舊思維時常令兩人心中有疙瘩,更因為彭從事反日運動,屢遭日本警察前來醫院關切,逐漸造成夫妻兩人關係的疏離,這段婚姻最後以離婚收場,更導致她的醫院只好歇業。。

    大正十三年11月6日的台灣日日新報用「才子佳人」做為主題來報導這樁婚姻。

    日治昭和十四年,她輾轉從日本再前往美國求學,後來流落到加拿大溫哥華當醫師。民國三十五年終於回到台灣,但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蔡阿信對國民政府感到失望,民國三十八年和英裔牧師吉普生結婚。雖然取得英國籍,但政府逼迫她低價賣掉清信醫院,於民國四十二年便再度離開台灣,和夫婿到加拿大定居。

    蔡阿信也熱衷女權運動,曾經參與奔走成立「台中婦女親睦會」,上圖是民國四十三年臺灣民聲日報刊載關於她講述外國婦女生活講座的報導。

    民國五十六年丈夫去世,蔡阿信一人寡居,在自傳中常提到獨居的苦悶。民國六十九年她回到台灣,捐出畢生積蓄於民國七十一年成立「至誠社會服務基金會」,以寡婦作為優先救助服務的對象。

東方白的小說<浪淘沙>書中的主角女醫師就是以蔡阿信作為原型(王派仁翻拍)

    晚年回到加拿大,直到民國七十五年蔡阿信在養老院中安詳辭世。蔡阿信的一生,用女性特有的堅毅,與舊社會、舊習俗對抗,不僅樹立台灣女性在醫學界的新形象,更是台灣女性在自我成就的挑戰與社會地位的提升,樹立了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