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知識的巧遇,解開自縛及設限

作者:中興大學 李宗儒教授

  中興大學 應用經濟學系 江怡君同學

  社會上多數善於規劃、喜歡排定自己人生行程的人並不喜歡「預料之外」,因為那暗示了心中暗暗訂下的計畫幾乎得重新檢視、既定的規劃則全數亂了步伐。面臨意外時,多數人感到慌亂而有些徬徨,偏離了小心翼翼地推敲出的軌道,擔心自己未來的道路。

  但是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難以預期的意料之外。這些意料之外可能每天發生,以學生而言,我們可能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取消了室外打球的邀約;也可能你巧遇朋友,順著他的想法改變原本的午餐決定;更有可能因為急需文件簽名而叨擾預定拜訪的師長,到了辦公室門口卻發現教授因公外出。例子有太多太多,我們卻不會因為這些意外感到迷惘無助,因為我們認為它無傷大雅,這些意外造成的困擾和失敗沒有關係,多的是補救的辦法。

  我們可以將這樣的豁達擴大套用,特別是在求學的階段。舉修習通識課程的例子而言,一個人若是進了自己不曾預期的大學校系,別說是必修專門科目,可能連性質較為輕鬆的通識課程也因為與原先計畫的落差而感到無法接受。起初我們必然對環境感到痛苦,認為自己不該在這裡,應該設法回到原訂的路上,過程中或許還會遇到認識的朋友為了追尋夢想而退學、重考,更讓我們覺得應該勇於擺脫不滿意的現狀。然而通識課程的授課方式是特別且有趣的,它有一個期末分組報告,每一個人都必須站到講台上說話,這對內向的人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包含了溝通、資料的找尋與簡報的製作,從中都使我們獲益良多。漸漸的我們才明白,原來可以不用將自己侷限於計畫之內,可以不要認為自己一定就是要讀什麼,可以不必排斥現有而一昧朝理想邁進,而是當我們不放棄的想朝目標前行時一並帶走現在唾手可及的經驗與知識,把一切當成美麗的偶然,張開雙手迎接,而非因偏離預想的軌道而感到束縛。

  多數大學畢業的學生能夠專精於某個特定的方向,若我們不將自己限制在既定的框架下,熱忱的接觸自己感興趣的甚至是被強迫學習的領域,將多項所學結合,便能創造出他人少有的優勢。

  古時有孔子道出家喻戶曉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現在一般將這句話解讀為從他人身上我們必定可以看到自身沒有的優點,加以學習;若發現了別人的缺點,也該反思自己是否有同樣的問題。儘管這段話是以人做舉例,卻也適用於學習的場合,任何一個領域都值得我們學習,即使它並非我們最初所預期。

  我們每個人的經歷就像是一個點,而人生是由這些點構成的畫。當我們驚覺自己走在一條沒有預期的路上,可以不用感到排斥和難以接受,我們該做的不過是盡可能的增加圖畫上的墨點、寬心的接受增廣見聞的機會,那些可能美好又或許煎熬的經驗將為未來增添更多的可能性,一點一點的歷練自會構成另一幅美麗的圖畫,它或許不是我們心中原先的模樣,卻有另一股魅力,這股魅力正是來自它的不可預期。

相信很多朋友曾經迷網而排斥走上未知的路,藉由這樣小小的故事和婦幼關懷協會的成員們分享一些看法,當我們走上意料外的道路時,可以不用擔憂,只要方向正確,我們可以抵達相距不遠的目的,同時欣賞意外叉路上的風光。不只求學求知的路上如此,更加漫長的人生路亦然。​